一代人才 要三代人的艰辛(wm197049)
我一贯反对人才速成论。今天突然深刻地意识到,塑造一代人才,其实真的需要三代人的艰辛。需要祖辈的魄力,需要父辈的能力,需要子辈的努力。试想,祖辈贪恋纸牌,父辈热衷麻将,子辈真也基本上好不到哪里去呢,最起码,他(她)成龙成凤的几率肯定会大打折扣。
老辈人传下来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乞丐生就一根棍。说得好有道理,所讲的就是大概率事件。
之所以这样说,因为,一个人祖祖辈辈骨髓里遗传下来的赖根性,没有三代人的有意识努力,是根本洗涮不净的。
举个小小的例子。就比如“思考”这种习惯,也有极大的遗传性。爷爷抑郁,父亲沉闷,子女活泼的也不算多。当然也有特例。想起来一名小学同学,她生来就是那爱学习的料。而他父亲,真的可以说大老粗一个,假如字有乒乓球那么大的话,他真的不认识一箩筐呢,并且,狭隘自私,为人龌龊。而我那同学,勤勉本分,几乎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前两名,年级前五名。
每个学期发下新书以后,她能在几天之内就大致翻看一遍。她的天资算不上聪颖,却是爱学习,会学习的那种人。并且,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大学毕业。
后来才知道,她外公曾经是村里的地主。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最主要的,还有前瞻的魄力和眼光。她的母亲没受过太多教育,当时也就家道中落了,却是勤劳简朴,心灵手巧的人。她母亲把自己骨子里的东西,确实流传给她了。
如此说来,并非例外。
这里说的,是内在的东西。不是什么知识。知识是什么?是废品,是垃圾,是教科书上一轮轮翻番的走马灯。而使用知识的能力,才是看不见的金手指。那种思考的习惯,那种化知识为能力的能力,那种看待世界,透彻人生的态度,才是真本领。
并且,好多此种能力,是家庭环境所流传的。所以,能有一代人才,并不是自己所能够彻底解决的。说三代,甚至不多。因为人的意识会放松,能够时时事事警醒的爷孙三代人,不多,实在不多。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引自《论语-学而》)如今再看此言,实在有必要好好反省反省了。
能力从哪里来?就是因为思考。学习的关键是什么?就是反思,而根本不是把那些知识类东西塞进脑壳,再倒出来。那样的话,大脑不是大脑,而是电脑的硬盘。
我们并不是存储器,而老把自己当做存储器看待。原因呢?是一劳永逸的错误思想在作怪。现在最不缺乏的就是满脑袋装满知识的大学生,研究生,最缺乏的是有思维有创新的人的大脑。
其实,任何行业,都需要创造,需要创新,需要创意。“新”字简单,却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大学》的第三章,主要讲述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的问题关键。
学习当中,有个极其严重的现象就是,学就是学,做嘛,实际生活当中还做的是另一套。还是祖祖辈辈家庭传教下来的东西。所以,没有爷爷的高瞻远瞩,没有父亲的胸怀伟大,也不容易有孩子的自省和努力。所以,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校教育,实际上早已经显得苍白无力了。
也就不难想象,爷爷用手机听三俗段子,父亲用手机聊微信,孩子也不可能好到哪里去。
眼光和魄力,与拥有多少知识点没啥关系。农村不识字的老农不一定比城里的研究生三观歪斜。这就是明证。
有个微友,她勤于学习普通话朗读。很勤勉,自言悟性差,向我请教问题的根源。我分析后,发现她日常还讲她们的当地话,而她每天练习朗读的时间不过才两个小时,并且注意力很不集中。用两个小时低效率的学习普通话,来对抗十四个小时高效率的运用当地话,她能学得会吗?
所以,她一直在两种语言之间摇摆。我告诉她,说她不诚心学习。她恍然大悟。并不是谁都有赵元任那种语言天赋,也不是谁都能坐火车时,火车走到哪儿就能学会哪儿的方言,但是诚心还应该有的吧。当年,在另一个城市生活了一个月,有一天,我猛地说了大段的当地话。把同行的同事们都听懵了,他们莫名其妙。我说,都听了一个月了,不由得琢磨了好久。脱口而出,就是心里的东西,成了事实。
那位微友学习的方式也全然不对。她不去仔细聆听别人的发音方式,而是上来就直接说,也有显摆的嫌疑。更别说,仔细比较自己发音和标准发音的区别了。
诚心自省。好自为之。(wm19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