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跟一上海本地同事聊天,她说她婆婆曾经话里话外地说她把公办幼儿园的编制不要了,跑到培训机构来当老师的决定不够明智,将来老了要后悔。她妈妈马上顶回去说:“我们家的女儿,我们养!”
同事娘家是上海本地人,家里好几套房子。此话一出,其婆婆确实闻言缄默。看着同事自豪地转播这段争锋,我在想:婆婆跟自己三观不合,自然不指望她养;难道父母就跟自己的观念处处吻合吗?但凡有半点指望依靠父母的人,遇到两者相悖时怎么办?是违逆父母,还是违背内心?
作为听故事的人,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故事。
我的一个学生家长是位艺术专业毕业的高材生,嫁入一个在上海经营家族企业的浙商豪门。孩子,房子,车子都是老公在供,但老公是在家族企业中任职,似乎等于是婆家在供自己的小家。
她感觉婆婆对她不尊重。当她说到她婆婆把给她的零用钱一万一拍地拍到她面前;以及生了两个女儿后,她以为终于可以结束家庭主妇身份,出来工作了,公婆却还在给她施压,要求她继续生娃时,她忍不住红了眼睛。我听着她的故事,除了说:“你别指望能改变他们,要么改变自己,要么适应他们。”以外,我也想不出其他有用的安慰话。
这些故事给我曾经的浪漫幻想狠狠地敲了一记警钟!虽然也一直养自己,但我似乎对此并不觉得有多爽快!总觉得如果有人深情地对我说:“你爱干嘛干嘛,有我养你!” 这才是“想干就干,想歇就歇”的潇洒人生。
但自从我接触心理学,了解了一些接受咨询家庭的个案后发现:老公养老婆,或是父母供养、资助成年子女,都常会捆绑上前者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等一系列超越个体界限的期待。不是说前者不爱后者,这是由“养”字本身的定义就决定了前、后者的关系。
繁体“养”字是个会意字,由羊和食组成。给羊喂食,不论喂多么精美的食物,不论喂多久,也不论多么珍爱这只羊,终归不是平等地把对方当成“人”。
自己养活自己,也许暂时达不到生活的高水平,但能确保我们不失做人的最低基准。回望我这大半辈子,从来就没有体味过物质上的富足,我所拥有的一切外在物资都是紧巴巴,刚刚好。这是由我的能力和福报决定的。但我一直享有“说干就干,想走就走”的精神自由。我也犯过错,后悔过,但不论何时,我从来不后悔把精神的自由平等,考虑在物质丰腴之前的选择。
所以,我猜想:当我再白日做梦地幻想着哪天有人对我说“我养你”时,我一定会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