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知融和
和想法融合,把想法当真,我们纠缠在念头里,以至于它们主宰了我们的意识,并且对我们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我很差劲、我不值得更好、我无法改变、我将会一直如此、活着太痛苦了……
它们常常与那些包含着拒绝、失望、失败或虐待的痛苦记忆融合在一起,而很多时候,这些想法并不能起到帮助反而具有破坏性。
2,经验性回避
试图摆脱、避免或者逃避那些不想要的个体经验,比如念头、感受和记忆,我们回避焦虑、悲伤、疲劳、愤怒、内疚、孤独、倦怠等。反而越回避越痛苦。
例如:随着社交活动越来越临近,他们可能会与各种各样的想法融合,我很无聊、我是个累赘、我不会喜欢它的、我太疲倦了……这个时候,他们的焦虑增加,于是他们决定取消这场约会,他们就立刻得到了缓解,尽管这种放松持续不了多久,但它会给他们带来一种强化,导致以后更多的社会退缩。转而尝试从药物、酒精、香烟、电视或者过度的睡眠中来徒劳地避开这些痛苦的想法。
3,被概念化的过去和未来所主导
我们都很容易陷入概念化的过去和未来:我们待在痛苦的记忆中,并且在反复思考为什么事情会是那个样子;我们幻想未来,为那些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心,并且专注于我们在未来要做的事情。与此过程相伴,我们错过了此时此地的人生。
例如:人们会不断反刍过去的痛苦事件,这些事件常常与拒绝、丧失和失败有关。他们也常常担心未来即将发生的一切。
4,缺乏价值澄清/连接
当与无用的想法融合,或者试图回避不愉快的个人经验越来越多地驱动着我们的行为时,我们便会丧失、忽略或者忘记我们的价值。如果我们不能澄清我们的价值或者不在内心与之连接,我们就不能用它们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痛苦的原因是与人们内在的价值断了联系,这部分价值是:与人连接和奉献他人,富有成效,培养健康和幸福,开心娱乐,或者投身于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中,如运动、工作和兴趣爱好。
他们接受工作是“我不得不从事这份工作。因为我只会做它”,工作是为了避免感觉自己像是一个失败者;为了摆脱待在家里的紧张而引发的焦虑。
5,无效的行动
无效的行动意味着我们的行为模式使我们远离有觉知、有价值的生活。这种行为模式不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更加圆满,而是让我们的生活产生羁绊和冲突。
这些行为包括:冲动的、反应性的和自动的行为,而不是与之相反的正念的、深思熟虑的和有目的的行为;是由经验性回避驱动的,而不是由价值驱动的行为;是不行动和拖延行为,而不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行为。
例如:过度使用酒精和药物、回避社交、躯体活力减弱、停止日常娱乐活动、逃避工作、嗜睡或者沉迷于电视、尝试自杀、在重要的事情上严重拖延等。
6,依附于概念化自我
我们都有一则关于我是谁的故事。这个故事是复杂的和多层的。它包含了一些客观事实,如我们的名字、年龄、性别、文化背景、婚姻状况、职业等。它也包括了对我们所扮演的角色进行的描述和评价,我们的社会关系,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我们的喜好,还有我们的希望、梦想和志向。
如果我们轻轻地捧着这个故事,它就会给我们一种自我感觉,这种感觉可以帮我们弄清楚我们是谁,弄清楚我们想要的生活。然而,如果我们与这个故事融合了,即如果我们开始认为我们就是这个故事,它就容易导致各种问题。
例如,消极的自我描述:我是差的/没用的/没希望的/不值得爱的/丑陋的/无能的/一个被淘汰的人/一个失败者/废物/令人作呕的/枯燥的/不讨喜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