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出一个乖孩子,可能是父母教育的最大失败!
“爸爸妈妈,原谅我,我不想做一辈子乖孩子”
“爸爸妈妈,从小是你们的乖孩子,现在我想变坏”
经常听到家长会这样叮嘱孩子:
“你要听话,听话就会怎样怎样,不听话就会....”
“不哭不闹的才是好孩子。”
“要懂事、要听话!”.....
“懂事”和“乖”是很多成人对小孩的最高赞誉。在很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总有意无意地用“乖”来衡量一个孩子的好坏。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听自己的话,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但,“乖”孩子真的好吗?
1、阳阳的故事
我在咨询中遇到一个女孩阳阳(化名)。小时候,她是乖乖女,很听话,很让父母欣慰,学习成绩很好。长大了,她是模范女性,重点大学毕业,工作单位优越,业绩优秀,长相也不错,找了一个同样优秀的男人结婚。也许你会好奇,这样一个优秀的人,会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呢?
阳阳第一次来咨询的时候,情绪崩溃,觉得自己是个十足的失败者,感觉活着没有意义,甚至有轻生的念头。因为,她的婚姻失败了。老公不认可她,她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妻子,她还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好女儿,她认为女人应该把婚姻经营好,可自己却没有做好,别人没有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她真的没有做好吗?
在咨询中,我了解到她所谓的不够好,只是没有活出别人期待的样子。她在婚姻中尽职尽责,努力为对方改变,却换来老公的贬低、不尊重。为了维护婚姻,她选择压抑情绪。她尝试过离开,却因妈妈一句:”一个女人离婚不好”,又选择回去过日子。但婚姻并没有因为她的隐忍变好,反而让她更痛苦。她完全迷失自己,终于在发现丈夫出轨后,她选择了离开。
她带着困惑迷茫找到了我。在咨询过程中,我试图帮助她找到与自己的联系。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咨询中,她说她的心像堵了一大石头,让她无法喘息。我引导她去关注这个让她不舒服的位置,观察它并与之对话:我看到你了,我允许你的存在,我知道你是用这种方式在保护我,要告诉我什么,那么最初是哪一件事让你用这种方式保护我呢?这个石头堵在这里,肯定有它呆在这里的理由,经由我的引导,她找到了最初的事件。
阳阳的父亲是一个军人,不苟言笑,从小对她很严厉。她一直很害怕自己做错事,让父亲不开心。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小时候有一次,她和父亲去朋友家做客。她和孩子们一起玩得有点忘形,父亲看见后,当着所有人的面严厉呵斥她,她觉得无比羞愧和害怕,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自此之后,小小年纪的她就学会察颜观色,了解父母的期待和要求,尽量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她还学会了刻意说讨好的话,做讨好的事……为的就是获得父亲更多的爱与认可。长此以往,没有人再理会她背后的喜怒哀乐,她自己也忘了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活着,怎么可能不迷失呢?
咨询过程中,我反复陪着阳阳深入到难以面对的回忆中,倾听、陪伴、一起感受、经历、看到她,安慰她、重构这段故事。
最后,让她再次与心对话:谢谢你一直陪伴着我保护着我,请原谅我一直以来对你的忽视和不重视。我想跟你商量一下,能否换个舒服的方式来保护我和提醒我。
说到这里她哭了,她说:现在心里暖暖的,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没有照顾好自己,忽略了自己。以后我一定要爱好自己。
经过几次咨询之后,阳阳卸下了思想包袱,她意识到之前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对,对自己有了更多的看清与理解,对关系有了更多角度的理解,化解了对父亲的误会。她有了自己喜欢的兴趣团体,跟朋友也有了更深的互动,也迎来了欣赏她的男士。最重要是她可以做让自己舒服的事,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看到她的变化,我很为她开心。
其实阳阳她本身就是一个自带光芒的人,咨询过程中,我所做的不过是让她看见自己,肯定自己和爱自己。当一个人能给自己提供充足的养分,不再依赖外界的认可而活时,ta才能蓬勃生长。
2、为什么父母总想教育出乖小孩?
孩子先天体型长相不同,我们认可这是基因在起作用。但孩子先天个性特质不同,我们却认为后天可供我们随意塑造。
很多父母不愿意认可孩子本身所具备的性格,不允许孩子成为自己的样子,而要造一个缸套在孩子身上。一旦不符合缸的样子,父母就恐惧、焦虑,千方百计修剪和束缚孩子,让孩子回到缸里去。
当父母用“乖”作为衡量孩子的标准时,其实是一种极度的自私。所谓的“乖孩子”,就是特别愿意或者被迫照顾父母感受的孩子。
乖孩子长大后,大概率会成为这世界上努力辛苦却庸庸碌碌的大多数。因为他们看不见自己,不允许、不承认真实的自己。他们没有自我,即使追求到了房子车子票子,有了家庭孩子,也感受不到真正的快乐,感受不到人生的价值。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空心人”。
今天的乖孩子就是明天的“空心人”;今天的“空心人”曾是昨天的乖孩子。只要还在“缸”里,即使一个人功成名就,叱咤风云,他也不曾真正地活过。所以,我鼓励乖孩子们,都自我一点,自私一点,如果自我和自私就是那些父母认为的坏的话,我也鼓励乖孩子们,去变“坏”吧!
3、乖孩子,如何变“坏”?
首先,对自己深深的允许。深深的允许就是发自内心地允许自己本来的样子。允许自己的容貌,允许自己的身材;允许自己的勇敢,也允许自己的懦弱;允许自己的体贴,也允许自己的脾气……你不需要成为别人想要的样子,做自己就很好。你不需要成为更好的自己,你只需要更好的成为自己。多去问问自己的心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什么时候是舒服的,然后去做吧。
其次,敢于说不。学会说“不”很重要。这一个“不”字,意味着你开始注重自己的感受,不再把满足别人的需求放在首位了,也不用成为别人眼中的“烂好人”。如果你很害怕拒绝,那需要慢慢积累信心。可以从小事或者容易的事情入手,比如在商场试穿了衣服,如果你不想买,就坚决地不买。如果在关系里,因为你的拒绝,对方离开了,那代表你们的关系坚实度不深,不用惋惜。你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在坚实的关系里,而不是在脆弱的关系里。
第三,狠狠爱自己。觉得自己棒,就表扬自己,不需要索取别人的赞扬;自己喜欢什么,就给自己买,不需要通过讨好别人,让别人来买给你;想做什么,就去做,不需要讨好别人得到认可。记住,你的生命是属于你的,这一生你最需要取悦的人是你自己。
第四,寻求咨询师的帮助。如果努力了仍然做不到,那你可以找专业的咨询师一起来突破。如同阳阳一样,在困惑迷茫的时候找到我,我陪伴她走过这段艰难的时光,并将其变为成长的助力,而不再是不可触摸的痛。相信多年以后,当她回望时候会是欣慰的,因为经由这段经历,她的生命有了翻转,她终于活出自己。这些离不开她自己的敞开、面对、努力改变的心。
著名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曾说过:心理咨询是帮助人心智成熟的最便捷的一条途径。
在我看来,心理咨询就像一个翻山越岭,发现美丽的过程,来访者面临的难题于他们而言就是一座座难以逾越的大山,而心理咨询师正是引领来访者上山的人,当你登上山顶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不一样的充满力量的自己。
最后,我想说,其实绝大多数的人,在生命的某段时光里都曾深感痛苦。但不要害怕,因为那些生命的裂缝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也请你给生命一个微笑的理由吧,别让自己的心,承载太多的负重;给自己一个取暖的方式吧,要让人生的路,穿越我执的迷途。把生命谱写出:此生流年,最唯美的乐章!
在这里,真心希望每个生命都能活出真实自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