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雪莱根据钦契府的档案改编成的一个五幕悲剧,用一句话来说,全剧就是对权、钱交易的反抗,虽然名为悲剧,实属壮烈,因为人间无法还碧娅瑞丝一个正义,她只好以性命相争,追寻自己的正义,不向钱权低头。
第一幕是卡迪纳作为钦契伯爵和教皇间的掮客来钦契伯爵府上,表面只是个说客而已,卡迪纳首先表现得义正言辞,随后被钦契伯爵揭露了丑陋面孔,其实谁也没好到哪里去。也借此引出了这个悲剧得根源,来自父权——钦契伯爵对妻子和子女得压迫,尤其连自己得女儿碧娅瑞斯都不放过,虽然全文没有正面描述那个不堪的事情是什么,但无处不在透露那个不堪的事情。而此时的碧娅瑞斯并没有想着采用极端方法解决问题,她将希望寄托在奥西诺,她的爱慕者,寄托于教皇,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但也是这样的寄托一步步的被他者将自己带向了地狱。接着的庆功宴,将钦契伯爵的恶显示得更加直接,也间接和直接的展现了碧娅瑞斯现在还活着的哥哥和母亲的处境,钦契伯爵设宴庆祝自己对自己儿子的诅咒成功,某种程度上也显示了钦契伯爵的恶行是众所周知的,而即使如此,教皇也对其无动于衷,正义呢?公平呢?因果报应呢?
第二幕透过继母的讲述,在进行伦理的挣扎,即使面对残酷的父亲,其继母露珂瑞霞将未来寄托在主之身,将自身的不幸归于命运。即使露珂瑞霞如此,钦契伯爵反而越发责怪她,真是柿子捡软的捏。然后是乔科莫(碧娅瑞斯的哥哥)和奥西诺的对话,钦契伯爵也掠夺了乔科莫得财产,而且乔科莫也无可奈何,心中也孕育了弑父的冲动。在第二幕的结束,有一段奥西诺颇具讽刺的感慨,摘录一下:
“前途光明的人,自会洁身自爱,无法为虎作伥;只有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如果能够谄媚黑暗之神,就能获得力量,直到最终,反仆为主,黑暗之神也成了他的奴隶……这就是我要去做的事情。”
显然,奥西诺所作所谓都是为了获得碧娅瑞斯及钦契伯爵的财产。
第三幕,前文提到的暗示,透过碧娅瑞斯的独白:“溶蚀我的肉身;本是冰清玉洁的鲜活生命,却要被毒害!”展现出来,我觉得这个地方也是一个转折,透过母女的对白,控诉法律、宗教的无用。转而寻求来自天堂的报应,以及碧娅瑞斯必死的决心,而自杀是要下地狱的,也就将碧娅瑞斯推进了一个死胡同,转念一想,即使如此悲痛下的碧娅瑞斯,还在试图遵守宗教的律法,而其父亲钦契伯爵却肆意妄为。这里也将悲剧推上了巅峰,不仅是合法途径的无奈,而且暴虐的行为仍在变本加厉,最后的一点希望,在此瓦解。也逼迫了碧娅瑞斯采用谋杀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奥西诺再次上线,引荐两个杀手给碧娅瑞斯,去完成弑父的工作,随后场景转向了佩特拉堡。
第四幕,原本谋杀的计划失败,钦契伯爵的凶残继续表露,将家庭冲突演绎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钦契伯爵的死不悔改。然后让人晦气的一幕出现了,两个杀手居然不敢下手杀死钦契伯爵,还需要在碧娅瑞斯的再三要求下才完成,这里是不是也暗示了对“父权”反抗的困难呢?或者对恶者报复的困难,这也让我想起了“人不要脸鬼都怕”“鬼怕恶人”等这样的形容。死亡后被发现,这时假意的正义开始降临,追究起了谋杀者的责任,教宗是如此的认真负责要去为钦契伯爵洗刷冤屈,对比之前教宗对钦契伯爵犯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一句“善良本应审判错谬,本应控告错谬,如今却被拽上了审判席。”而无奈的结束!
最后一幕,奥西诺一出场就把自己的胆怯和不负责任显现出来了,弱懦的人一如既往的不靠谱。然后接着是两个杀手的招供,一切都如此行云流水的将碧娅瑞斯指供出来了。最后的审判富有诗意,而且将反叛得到了升华,尤其是法官询问碧娅瑞斯是否有罪时,碧娅瑞斯回答说“你如指斥高高在上、手握审判权的上帝……”随后碧娅瑞斯被关进了监狱,面对其他人的求情,教皇也没有改变对碧娅瑞斯的判决,其实在此时我们可以看到,碧娅瑞斯在教皇眼里必须要死,因为碧娅瑞斯挑战的是上一代的权威和权力,今天教徒可以杀父弑母,那明天教徒是不是也可以杀主教、灭教皇呢?那权威何在?威严何在?那不容挑战的伦理道德一旦撼动,将不可挽回。而恰恰在此刻,一个新的转机开始了,碧娅瑞斯还没被处决,保罗·桑塔·克洛斯杀害了他的母亲,并且逃跑了。因此,此处一方面增加了教皇的决心,面对侄子的求情,也更加反感,是不是侄子哪天也会谋杀自己呢?另一方面,也为我们读者留下了信心,让我们知道,反抗已然开始,正义的步伐就不可被阻挡。
此剧以碧娅瑞斯的死作为结尾,与其说是碧娅瑞斯的悲剧结束,不如说是父权和宗教权威的走向灭亡的开始,他们可以审判一个碧娅瑞斯,可以杀害一群碧娅瑞斯,但一股碧娅瑞斯的风刮起,就不会止步,正义也不会因此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