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写一写关于父亲的文章,却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和父亲真正意义上的交流过了。
1992年我来到了这个世界,父亲当时已经42岁,老来得子的喜悦自不必说,况且那是90年代的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烙印在骨子里,照老家人的话说,有了小子,腰杆也挺的直了,生活也有了奔头。作为一个人民教师,本应该不会有这个迂腐的思想,可是那个年代谁又能免于世俗之外呢。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始终是一个严厉的形象。小学六年,父亲教了我三年语文。父亲的教书方式很特别,他喜欢让我们每篇课文都背诵,而且需要站在讲台上有感情的背诵出来,作为亲生骨肉父亲自然会特别照顾我,每次我都是第一批。这可能也是导致我讨厌上语文课的原因吧。第一次站在讲台面对几十双眼睛时,紧张的心情自然难以言喻,而当你习惯了这种方式,发现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想想发现也能理解父亲当时的想法了,这真的是培养自信的好方式。
父亲从小打我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感觉每一次都印象深刻。二年级时,我们班级在二楼,楼下是办公室,小孩子嘛玩心当然重,与同学追逐打闹吵的楼下无法办公,玩的兴起时,父亲不知何时已来到身后,不由分说就是一记重重的耳光,当时的我脸上是火辣辣的,脑子是懵懵的,我感觉幼小的自尊心受到了 了极大的屈辱,所以我报复了父亲,用了我能想到的唯一的方式——一个星期在家没有和他说话,最后怎么和好的已经想不起来了,可能是因为两块糖吧。

中学时期因为住校,生活上与父亲渐渐有了距离。远离了父亲的管束,就像脱缰的马儿,感觉到了自由。放飞了自我,成绩也是一落千丈。父亲恨铁不成钢的训诫犹在耳畔。2011年高考失利,那时的我感觉人生没有了方向,世界都在与自己为敌。那时的自己将叛逆表现到了极致,总是没来由的冲父亲大吼,家里的猫狗都遭了殃,因为不知道无名火何时爆发。以前对我要求严苛的父亲包容了我的所有脾气,父亲有句话至今犹记得:有啥好怕的,大不了从头再来,有我呢,以后也饿不死你。
时间过得太快,快到让人不知所措。我没有活成父亲期望的样子,整天为生活而忙碌,没有了年少的锐气,早已被岁月磨平了棱角,父亲也从健硕的中年变成了佝偻的老头,放下了酒戒掉了烟,陪伴了大半辈子的爱好,也抵不过时光对身体的摧残。
我和父亲都是不善于表达自己的人,可能我们很难做到无话不说,可是没关系,他是我父亲,我是他儿子,我们是父子。有今生,没来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