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亏损20000000美元,石油危机下北欧航空公司还能起死回生吗

 1973年,国际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宣布限制石油产量,石油价格从每桶不到3美元暴涨到13美元,涨了足足4倍。

 

GDP 增长率下降到可怜的不足百分之二,全球经济遭遇开始倒退。瑞典的北欧航空公司一年亏损了24000000美元。

 

高额的经营成本面前,只有强者才能生存。



 

卡尔松临危受命,他思前想后,只有一个方法:努力提高公司的服务质量,提高公司在全球航空市场的业务份额占比。

 

怎么做呢?卡尔松认为此事应托付于公司内专业能力最强的人。最后,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人选。

 

卡尔松主动上门拜访了他,问道:"如何提高我们的服务质量?现在不必给我答案,一个月后来告诉我。

 

一个月后,他们又见面了,卡尔松满心期待地问道:“怎么样?你找到答案了吗?”

 

对方说道:“可以,不过需要半年时间,还需要200万美元的费用。”

 

卡尔松低下头,暗自庆幸:“真厉害,我算的结果是1000万美元,人家只有我的五分之一。”

 

卡尔松毫不犹豫一拍桌子:“没问题,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对方紧接着说道:“具体我打算这么做,您看行不行?”说罢拿出一摞策划书放到桌子上。

 

只见卡尔松大手一挥:“不必了,一切按照你的意思来!”

 


三个月后,北欧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提高到了欧洲第一,并开始盈利。

 

新的管理模式下,为了给顾客最好的服务,北欧航空公司给予了基层服务人员更多的权利。

 

比如:顾客在乘坐北欧航空公司的航班时,如果忘带机票,机场检票员有权力直接调动公司车辆为顾客取票。

 

这一举措虽然增加了车辆运行开支,但是对于经常乘坐飞机而且事务繁忙的商务人士来说,却十分贴心,为北欧航空赚足了人气。

 

而且,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也不高,总体费用其实并不高,正所谓:“花小钱,办大事”。

 

六个月后,200万美元的预算只用了100万,北欧航空公司的市场份额提升到了全球第一。

 

这一年,北欧航空公司逆势盈利5400万美元,创造了奇迹。

 

卡尔松谈到获胜秘诀时,说道:“放手,给我们的战士最好的武器,相信他们是最好的战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