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挑战》第1章~第3章

第一章:现代父母的两难处境 Our present dilemma

• 在人人具有平等意识的社会里,我们不能控制和命令别人。

• 现在的社会道德标准远超以前。

• 要帮助孩子发展出人生成功的性格和能力,应该改变已经过时的强权方式,建立基于自由与规范责任制上的新方式和秩序。不能再强迫孩子绝对顺从,而应该用激发和鼓励的方式,让孩子主动遵循应有的规则。


第二章:了解孩子 Understanding the child

了解孩子:孩子们怎么处理自己的内在环境?怎么进行调整?有没有过分调整?他们通过观察得出什么结论?他们在“家庭星座”中的位置如何?这个位置对他们有什么意义?

• 孩子会通过得到家长的过分关注来获得归属感。期望有归属感是他的基本需求。

• 孩子用来寻找自身价值感的方法,是通过直觉找到的,不是通过理智推断的。

• 孩子是观察的专家,从观察中得出结论,并据此找到行为方向。但对观察到的事情进行解释理解时,容易产生错误。

• 孩子的天性是他们的内在环境,他们对自己的内在环境进行认知和调整,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外部环境有三个因素影响孩子性格特质发展:

家庭氛围(父母关系决定家庭其他成员的关系)

孩子在家庭中的位置

1)常将两个孩子做对比,误以为这个方法可以激励孩子更努力,实际上会更糟糕。

2)孩子们的决定取决于他们怎么诠释自己的地位和其他孩子的表现。每个成员的行为模式又微妙地影响着其他人。

3)独生子女和其他孩子的关系容易紧张和不稳定。

4)孩子建立的每个关系的特性都取决于这个关系中双方的互动和贡献,其变化也取决于这样的互动和对变化的反应。

训练孩子


第三章:鼓励 Encouragement

• 成人会武断地规定所谓适龄行为的标准,这阻碍了孩子发觉自己能力和优点的努力。大人和孩子都需要“能够接受缺点的勇气”。

• 鼓励孩子,一是避免羞辱或过度保护,二是学会鼓励孩子。

• 怀疑自己能力和价值的孩子,会表现不端——“挨打总比被忽视强”。

• 好妈妈不需要满足孩子的所有要求。

• 真正的快乐不需要建立在他人的关注上,而是发自内心感受到内在的满足。

• 生活中一定会发生打击和伤害,孩子要学习怎样面对并大步跨越痛苦。孩子需要自由和空间,测试并提高自己应对危险情况的能力。

• 支持孩子过度雄心的行为和自行努力失败的举动都会增强他的挫败感。父母需要和孩子们开诚布公地讨论:好到什么程度足够好?

• 妈妈应该避免显示/显摆自己比孩子做的好。要避免批评,多表达建设性的支持。

• 孩子的不良行为是内心气馁的错误表现。

• 如果孩子学不会忍受痛苦、挫折、伤害和不适,他们今后的生活将阻力重重,应当帮助孩子为真实生活做好准备。

• 当孩子完成了作品,我们要将注意力放在长处上。引导孩子敢于尝试并愿意学习的欲望。

• 父母的爱最好通过不断鼓励孩子学习独立来表现。我们要帮助孩子们发展这种发自内心的勇气并保持终生。

哭——让她哭个够,给她玩具不去打扰她,让她学习自得其乐。

学习——家长评论的重点不要在成绩,而是学习本身(兴趣、努力、意愿等)。

受伤——“看到你很疼我也难过,这很快会好起来的,你能够忍受,你会没事的,这只是个小小的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 出处:《荀子》 2 译文 土堆积起来就成了山,风雨就会在这里兴起; 水汇积起来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这里生长出来...
    墨白知见阅读 2,454评论 0 0
  • 岁月如星矢,与君相知久。自从一抱别,不可期聚首。 我梦常忆君,君亦梦我否?人生如白驹,世事如苍狗。 君我皆迂阔,命...
    陳思侯阅读 2,615评论 0 5
  • 简评:纽约时报评选的科技界最具影响力20人,其中有 2 位中国人的身影。排名前四的人我都猜对了。(2017.5.8...
    极小光阅读 4,793评论 2 5
  • 今天读到一句话;步过春光,醉老西窗,才知人间已荒。若尘缘未灭,他日得见,再煮雪烹茶,饮旧时风月。我想,最惬意...
    那些年聆听的阅读 3,32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