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该不该墨守陈规

图片发自简书App

谨小慎微是我最近听到的一个词,我同窗三年的大学室友跟我说的。一同吃饭的还有另外一个室友,说到这个时,他有点寡言少语。

像刚下完蛋的老母鸡,久久不肯挪窝。毕业两年,他们一直干着他们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热此不疲。与他们不同,我基本每年都在换工作(当然,我这种行为不可取),每次换工作都会遭到父母阻扰。父母年纪大了,给颗糖,他们也就不多说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年轻人该墨守成规吗?

思考的时候其实与内心是相违背的,有了答案再去反问只不过是自己给自己慰藉,心满意足的跟自己说,嗯,我思考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问过三个人共同的问题,年轻人该墨守成规吗?给我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一番言语后,大致的意思就是,不按部就班的工作,房贷还不起。从他们回答时,眼含热泪和躲闪的目光来看,他们有心无胆。于是,他们就顺理成章的把希冀寄托于我了。所以,我是穿着百家衣在写这篇文章的。

来说说年轻人墨守成规的好处。首当其冲,稳定,这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其次,早早结婚,儿孙满堂其乐融融。再者,父母欣慰,北漂和在老家当公务员,哪个给父母的幸福指数更高?很显然,我们是提倡墨守成规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稳定的甜美有时候比经历艰苦后获得大惊喜要好。

老一辈人总说,沉稳一点,别浮躁,这都是墨守成规的表现。也就是说,墨守成规存在这里,是个褒义词。

年轻人活成老年人希望的样子,这是孝子所为。

理想比作远方,这远方太远,就不去了吧,门口也有树有花有山有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年轻人不能墨守成规。

春、夏、秋、冬,你得自己走,摘一朵棉花自己尝。

二十岁时,你想骑车去拉萨,因为没人陪同没有去。二十三岁时,你想开着桑塔纳去拉萨,因为忙于工作没有去。二十七岁时,你想坐着飞机去拉萨,因为有了家庭没有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小李被喊成了老李。你还是想去拉萨,又因为子女怕你有高反,最后还是没有去。拉萨一直就在那,你掩面在想二十岁时要是去就好了。你要去了,布达拉宫的宏伟壮观你见到了,大昭寺外的虔诚跪拜你见到了,纳木错的宁静祥和你也见到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过来人”的身份,我经历过墨守成规也经历过不墨守成规,事实证明,墨守成规是更好的。

但不墨守成规也有好处:想法付出行动,让自己更舒心。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足够让人羡慕。最重要的一点,不去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让自己不留遗憾。


图片发自简书App

说了这么多,到底要不要墨守成规,因人而异,我也是有感而发,大家看看就行。

有些人屈于稳定,有些人衷于创新,墨守成规是座城,城外人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改编于钱钟书《围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