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爸沟通训练营3.0旅程

       今天是第20天,明天就是第21天-结课日,不知不觉中,这趟沟通技巧训练之旅已经走到了尾声。如果说人生就是一趟旅程,那么这次的奶爸训练营就是旅途中的一个能量补充站,为什么这样说呢。那就得从我为什么会去参加以及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沟通训练营3.0。

       长话短说就是一个失恋少女重找自信的老套故事。2020年开年注定就是个不平凡,充满波折的一年,相信这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许多人平静的生活假象,当然也包括我。男友的沉默不语,我的歇斯底里,彻底扯开了我们之间那层看似稳定实则不堪细想的帷幕,终于我失恋了。公司高层变更,改朝换代,各种新政策新任务接踵而至,勉强跟上节奏的我彻底迷茫了。就是这样一个迷失少女在看到奶爸沟通训练营的发布后,瞬间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想通过这次的训练营去了解学习什么是运营。当然,目前我的首要目的就是先将本次学到的沟通技巧融会贯通。下面将会从我亲身实操的经历来进行复盘:

第一,精力-社交问题的根源

      社交问题既不是技巧问题,也不是心理问题。其根本来源于精力,各类的社交活动(朋友聚会、汇报工作等)本质上都是体力活动,没有精力,再多的技巧也无法实施。那么,该如何提高我们的精力呢?对此,奶爸提供了4点建议:

1.保持高能量姿势,练习神奇女侠式,提高我们的精神面貌。

2.深呼吸练习,放松我们的大脑,保持清醒冷静。

3.坚持适度的运动,提高我们的身体素质。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每天我都会在午休结束后,配合深呼吸练习,去练习高能量姿势-神奇女侠时,坚持练习后,渐渐地就发现了,以前自己那种午休不足的烦躁心态会随着一呼一吸慢慢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脉动回来的感觉,迅速调整成工作状态,有同事看到我就会问你中午都不困吗,那么精神。我想说我有一个小秘密就是不告诉你,哈哈。每天起床时我也会进行深呼吸练习,在这里我有一个神奇发现要告诉大家,坚持深呼吸练习是可以瘦小肚子的,因为深呼吸练习会激活到我们的腹横肌,收缩锻炼它就会让我们的腰变细,不过,效果因人而异,我的话就小了1~2厘米左右。再加上每周6次左右健身房做有氧与无氧配合训练,整个精气神都不一样。有次同事见到我走过说我路都带风,昂首挺胸的有点帅。只有不断地坚持练习,才能提高我们的精力。有了充沛的精力,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第二,手机沟通的五大原则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有多种沟通方式,打电话、发短信、发邮件等。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利用手机进行沟通,而我们在使用这些沟通方式的前提就是推己及人,自己希望对方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如何对待他人,尊重他人。因此,针对手机沟通方式,总结了以下手机沟通的五大原则:

1.重要的事情电话聊/当面谈,不要聊微信。

2.打电话时先确认对方是否方便。

3.不要群发各种垃圾信息。

4.少聊微信。

5.聊微信发文字要加标点,不要发长语音。

      作为一名部门秘书负责对接其他部门工作的我来说这堂课深有体会。首先关于第一点,以前总是害怕跟别人直接沟通,所以都是采取微信或者邮件来进行沟通,而这些信息都没办法得到有效快速的回复,被上司指摘问题。这其中的时间差,其实完全可以用一个电话几分钟就能解决的,现在已经意识到重要事情一定要当面谈或者电话聊,单靠信息是无法完全讲清楚的,有问题先电联,还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除此之外,群里的小伙伴还提醒到在电联完后,也要同时发邮件信息等进行展开与记录,以防日后出问题,死无对证。随机应变运用第二点,对关系很熟或者已经有固定对话模式的人,要看情况而定,不是说生硬采用。

举个例子,A是你很熟的同事或朋友,你们一般拿起电话就直接说事儿,但是你学了这堂课就照搬使用,就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B:“A,请问您现在有空吗,有个事想找你,方便聊一下吗?”A:“你没事吧,今天怎么突然那么客气,有事就快说。”这样突如其来的礼貌反而引起对方的不安与疑惑。

 同样的对话如果是放到双方不熟悉的情况下,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A是B的客户或者是其他不熟的人。B:“A,不好意思打扰了,请问您现在有空吗,我想跟您说一下今年有关进货的事宜?”A:“没事没事,有空的,您说”(“不好意思,现在没空,您看稍后我们再聊如何?”)

保持沟通礼貌是好事,但要根据对象与场合来使用,不然会适得其反。

第三,解决话题不了解的尴尬场合

1.学会积累社交货币

社交货币指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知识,积极地了解这些小知识然后将它们储存到我们的社交话题储存罐中,需要的是时候就拿出来,像投币一样投其所好。 而这些知识并不要求一定要多么有学问,多么高深,相对了解知道大概的知识就行了。

个人经历:

在健身房时与前台小姐姐答话。

我:“今天的口红颜色好好看!”

小姐姐:“哈哈想知道吗,涂的是MAC”

我:“啊我知道,是不是那个ruby woo?”

小姐姐:“no,是chill”

我:“小辣椒!这个真的好显白,显得你又白了个度啊。”

小姐姐:“哈哈对啊,这个颜色超显气色,很好看”

       然后吧啦吧啦,两个人愉快地聊了会儿。真实情况是我对口红这些不是特别热衷,只是大概了解了热门的品牌以及流行的颜色,虽然没什么用,但是可以让双方处于一种愉快轻松的状态,我也在对方心里留下了好的印象,下次在健身房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也可以找对方。

        除此之外,像一些动漫、影视、文学、八卦、健身、减肥甚至是投资理财之类的都可以大致了解一下,毕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人都是些普通人,积累这些社交货币就跟上节课讲到的主动找出普通人都感兴趣的话题是相通的道理。它们有助于我们能够打开社交中的话匣子

2.跨服聊天,平稳着陆

       如果对方的话题频道与我们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该怎么办?换句话说就是完全不能理解对方的话题时该如何解决?

        灵活运用关心或者赞美的话,生活化切入。关心对方的生活细节,或者摆出自己的好奇之心,将话题切回到生活中。又或者赞美对方,关心对方,拉回现实生活中。

个人经历:

我与教练

教练:“给你安利本书。”

我:“什么书,刚好我最近也想买书。”

教练:“《学会吃饭》,自从看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我饭都不会吃了。”

我:“哇,好神奇,它里面讲了什么?”

教练:“教我们如何重新认识我们的一日三餐”

我:“一日三餐?教练身材那么标准都需要重新认识三餐吗?你平时会怎么吃?”

教练:“我最近在增肌,吃得比较多……”

      我全程点头、顺便收获一堆健身饮食小知识与建议。在这里对这本书不是很感兴趣的我利用对教练的赞美与关心顺利转换话题,而且收获了想要了解的健身饮食知识。

       而且通过关心与赞美,不仅能使话题转换到生活上,使双方处于同一频道,还能通过关心对方生活细节来了解到对方的情况。像刚刚举例一样,通过这次的聊天,能了解到教练专业程度,对自己的要求如何,多进行这样的话题,这样才能放心跟着教练练。

第四,学会拒绝

       首先从心态来讲,拒绝别人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我们害怕一旦拒绝别人,别人就会不喜欢我们。人的潜意识里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其根源可以追究到原始社会,原始社会中,人是群体性动物,一旦脱离了群体,就意味着死亡,单靠个人很难生存下去。因此,从原始时代起,我们就希望人人爱自己,被一个集体所接纳。

       既然我们希望人人都喜欢自己,那为什么我们要去学习如何拒绝别人呢?

       原因是,如今的社会与古时的社会不一样,是一个阶级流动的社会,如果你不会拒绝,被一个集体全盘接纳,那就可能意味着一辈子都只能这个集体,无法往上升,只有懂得了拒绝,我们才能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才有可能能往上升,升到一个更好更优秀的集体。

       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在拒绝别人的同时又能使我们的社交保持稳定发展。

技巧1.

        相当多的一部分人是属于讨好型人格,对于讨好型人格的人来说一个很好的方法是在拒绝别人的同时,把所有的过错都揽在自己身上,把自己贬得一文不值。这样既能让对方好受一点,同时有能显得有家教,又能满足自己的讨好型心理需求。

技巧2.

       不得不拒绝时,在面对一些重要的人时,如果对方约自己,自己又确实没时间的时候,在拒绝的同时,主动提出下次邀约。

    以上两点技巧既能让我们的社会保持流动性,保持友谊,表现礼貌,又不会得罪人。

就在昨天我就运用了技巧1拒绝了他人推给我的工作。成功是成功,但还是有很多的不足。对话如下:

A:“Stephanie,你在吗,有个事想跟你商量。改善案例能不能直接提供翻译版给我?”

我:“不好意思,A,我这边实在是赶不及抽不出时间来翻译,都快忙疯了,所以还是要拜托你这边帮忙。”

A:“我现在也是应付不来,尤其是你们的提案增加了很多。”

我:“是啊,最近都在推行改善,所以就比之前多了,唉,我也知道大家都很忙,但我这边实在是抽不出时间来翻。”

A:“好吧,你尽快发过来我看看怎么应对吧。”

       回来跟老大报告后,老大就指点我说忙的时候要说明自己在忙什么事情,列举出来,让对方信服也找不出漏洞。就跟奶爸说的基本差不多,拒绝的时候也要将细节部分点出来,才会更有说服力。

       以上四点就是我在奶爸训练营中运用得比较深刻的几点,除此之外还有社交的终极核心技巧-AQ模式、如何让巧妙回应他人赞美、如何称谓别人等等的干货。通过这次的训练营学习,慢慢地讲学到的技巧运用到生后后,我发现无论是对人还是处事,是越来越顺滑,以前只会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现在会逐渐观察身边人的行为举动吗,兴趣爱好。其实沟通的核心就是换位思考,察言观色懂得推己及人,明白对方的需求所在,无论在什么社交场合都能如鱼得水。继续跟上奶爸的脚步学习,永不停歇,愿人人有书读,人人有钱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