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心花怒放的人生 》

1、  每个人生阶段都有不同的困难和压力,如果我们对未来更乐观一点儿,主动拥抱而非拒绝变化,努力培养与时俱进的能力,也许我们就不会困在原地自怨自艾。

2、病毒无意志,但文明有选择。疫情蔓延无界限,但人心有原则。科学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是我们战胜疫情、重启幸福的最佳力量。

3、正如生活中最珍贵、最美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一样,能让我们真正喜欢的,也许恰恰是那些朴素无华而又真实长久的事物,比如亲情、友谊、工作、学习、运动、艺术、希望等。

4、行为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

5、因为生命有限,充分享受每一个瞬间,把每一分钟活得幸福愉悦,我们的生命就会在无形中得到延展。

6、知识存在于行为中,表现在身体上,蕴藏在体验里。

7、匆忙的情感沟通是让爱情褪色的元凶。

本书由中国积极心理学的发起人彭凯平教授所著,结合20余年的心理学研究实验,为当下的中国人重新解读幸福。在我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时我觉得它听起来非常的夸张,而作者也对“心花怒放”这个词作出了特别的阐释,因为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作心花怒放,那是一个英文单词,原意是像花朵一样灿烂,而用心花怒放来描述非常准确地表达了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生机旺盛的状态。在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就是有必要活的那么心花怒放吗?还有就是真的能活的心花怒放吗?而这本书就认为我们是可以做到的。当我们被问到:你幸福吗?而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够坚定的,因为我们并不了解幸福是怎么一回事,作者则认为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就比如说我们在面对一大桌美味佳肴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很满足、很快乐,但是假设我们一直沉浸在美食的快乐中,等到有一天自己的体重涨到甚至危及到身体健康的时候,你肯定会感觉到不快乐,所以说幸福是一种有意义的快乐。现在社会在快速发展,我们一直关注着物质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很少有人用心去欣赏一下自己内心的感受,另外我们发现中国人不幸福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社会上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太多的竞争、攀比,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中国人有点瞧不起幸福这个概念,因为我们觉得别人谈幸福就是那种心灵鸡汤、假大空、虚伪和无聊,但是心灵鸡汤和幸福最根本的不同点是心灵鸡汤没有科学依据,不可证伪。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里,很难不去和别人比较,所以我们要正确地和别人比较,这就需要我们从多维度认识自己的生活和需要,而不是仅仅盯着别人一个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