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插秧时,每年麦收结束后,家乡农民开始插秧,我小时候最怕插秧了,因为我腰不好。
每当我说腰痛,奶奶就会说:小孩哪来腰啊!别瞎说,干活!
现在我大了,女儿常常对我说腰痛,我就会笑着说:你太祖母说,小孩没有腰!哈哈哈!女儿说没有腰人怎么活啊!
这虽然是玩笑话!但也说明年轻人是不怕累的。
这使我想到布袋和尚的一首很有哲理的诗《插秧偈》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布袋和尚的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农人插秧时的情景,而实际上已经将修道时的内在境界和奥秘全部显露无余。
“手把青秧插满田”中的“田”实际上是指人们的心田,也即所有众生本有的,犹如虚空一般的佛光,这句话中的“插秧”动作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一切所作所为,如睹物闻声、行走坐卧、语默动静等。
整句话的意思是,犹如青秧插满水田一样,人们平时的一切思想、行为和语言等都是在犹如虚空般的佛光中生起和消失。
“低头便见水中天”中的“低头”比喻息灭所有妄想和杂念,将所有注意力全部收回来观察、感知、对照自己的身心。
当一个人将全部的注意力用来悉心感觉、体验身心的真正面目时就会发现,我们的身心实际上并非通常所感觉的那样,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具有质地和重量,而是犹如虚空一般通透无碍、无有任何实性。
“六根清净方为道”中“六根”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所谓“六根清净”,从比较浅的层次上来说,就是指这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指内心无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伴随。
佛经中常说凡夫“六根不净”,这并不是说平常人的六根本身有什么不干净,而是指平常人的六根对境界时,意根中必定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生起。犹如食物中掺杂毒物,食物就再也无法食用一般。
当人们的六根对境界时,如果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伴随,那么就会感受种种痛苦和衰败。如果六根对境界时,众生一方面能够做到让六根如明镜一般照了万象,一方面让意根如如不动,无有分别妄想和破立,无有任何贪嗔烦恼,此即六根清净。
“退步原来是向前”中的“退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界的注意力扭转过来,感知自己的身心。
平常人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只知道“向前”,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投注在外界上,到外界去攀缘妄想,而对内心所起的种种错误心念从来不去观察,对身心究竟真相也不去参究。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
但“退步原来是向前”也是插秧最好写照,纵观插秧没有向前插的,全是后退着插的。想想布袋和尚悟性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