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还分好坏么?当然是的,世界上啥东西不分个好坏?那有人会问,为啥这些不好的东西也会被印成帖子呢?原因其实有很多,但总结下来,大抵是这样的:
1.清代碑派学家的无条件鼓吹 这里面有康有为的事。
2.当代书法风气的影响 科举制度的废除以及书写工具的变化导致唐楷的生存状况堪忧,而与唐楷审美意趣有不同之处的北碑则兴起。
3.商人的重利 很多拓片其实开始不是用来当做书法范本的,只是用于史料研究,但由于时风影响,碑学兴起。商人抓住普通人的猎奇心理以及学术水平不高的弱点,大肆印刷各种出土碑石拓片,谋夺眼球,获取利润。
4.当代摄影技术的发展 摄影技术的发展对于书法来说是件好事,但也有弊端,因为帖子中很多随意的部分会被“放大本”无限放大,造成学者刻意描画局部,仅仅把眼界放到一些随机,甚至败笔上,而忽略了帖子的本质美感。所以小字的字帖不建议买过大的放大倍数过高的版本学习,不宜超过2倍。
很大一部分书友在当代科学的书法教育思想影响下,入门选帖已经不单单着眼于唐楷和二王了。很多书友对魏碑、秦篆、乃至汉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更有不少学员分喜爱摩崖石刻一类。当代学习资料齐全,且获取资料方便,很多学员选帖都“花了眼”,造成很多朋友选来选去也没决定自己到底要学啥,最后的结果就是“一看就会,一写就白费”,更有甚者,选些“偏门”字帖,总共就百十来字,写了一年都没入门。今天,中书汇就分别以“篆隶楷行草”五种书体的选帖,给大家一些建议。
篆书——建议从秦篆入手,《袁安碑》、李阳冰的篆书也都不错,同时要配备一本篆书字典。清人篆书不建议初学上手,因为清人篆书在笔法上习气较重,且工稳不足,有的篆字不合“六书”,会给我们以后的创作用篆产生不良影响,当然作为用笔的参考,清篆还是极为优秀的。虽然书法发展到现在已经脱离了适用范围,但艺术也是需要载体的,书法的载体是汉字,所以大家在用字上一定要严谨。大篆的学习,最好的范本是《石鼓文》,学习其他碑贴建议要有老师的指导,大篆很多文字存在异议,且初学者对于金文一路是很难下手的。
隶书——初学隶书不建议学习偏门的碑帖,像《大开通》这一类字少的摩崖隶书,最好是在有一定庙堂隶书的基础下再进行学习,原因有二;一是摩崖隶书很多用字不讲究,甚至有错字,另外大多数摩崖隶书存字不多,初学者在这很少的范本内获取大量的营养。
楷书——楷书初学可以从唐楷入手,也可以从魏碑入手,各有好处。从唐楷入手,更容易打下良好的规范基础,虽然现在很多书法家不建议从唐楷入门,但是他们几乎都是从小便学习唐楷的。而且唐代楷书大多刻制精良,存字较多,由于大多为名家书写,所以罕有谬误,初学以唐楷立其规矩,绝无坏处。
而大家在选择魏碑作为初学范本时,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首选是皇家墓志,或者是古今书家取法较多的碑板,例如“北魏皇家墓志”、《张猛龙碑》、《始平公造像》等,因为这类碑板要么存字多,要么就从之者众,方便大家吸取前人经验进行学习,对于入门的人来说,这是有益无害的。南北朝立碑制度混乱,很多粗制滥造的碑板在被发掘出来时,由于时风影响,大多被鼓吹为“神品”,但是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本身是有很多问题的,要么残缺笔画,要么书写水平低下,所以大家初学切记选偏门,除非有学养极高的老师教导,否则很有可能徒费功夫。
行草书——行草书大家从古至今数不胜数,但论起经典,无过于二王老颜,智永、怀素、张旭、宋四家等。行书入门明朝以前大家皆可师法。但草书入门,不宜先大草。因为大草的草法交代有的地方并不明确,这是无可避免的,初学上手不识草书者,容易依葫芦画瓢,写了一顿都不知道这个字到底怎么来的。学习大草之前,建议先学习一段时间的小草,不求精确,但求识字,有了识草基础,再学大草,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