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诚意:诚意是为学的根本出发点,否则就容易误外遗内,博而寡要。
二、心学立论:后世批评王学空谈心性容易步入佛老之学,本信中,阳明先生对此进行了辩驳。“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真正有这种误解的人,是没有深入学习、研究王学的人的担心和认识。学习研究文学的人都知道王学需要立志向、下功夫,多阶段、多积累,哪里与佛老相似。
三、知行并进:同样的事认识不同。顾东桥根据朱熹的观点认为“知食乃食”都是先知食(知),后才食(行),所以得出结论:功夫次第,有前后之差,即先知而后行。而王守仁对“知食乃食”的认识是先有想吃的心(意),才认识食(知),然后才想食(行),己知行并进为能分开,所以得出结论:知行之合一并进,亦自断无可疑矣。
四、知行合一:知行的本体是知行合一,知道真切笃实处是行,而行的精明觉察处就是知,知与行的功夫本就不可分离,真知是用来指导行的,不得就不算得知。万物之理,并不在自己心外,于自己心外寻求万物之理,就没有物理了。迷失本心,即心外求理,心外求物了,不可外心以求理,不可外心以求一同样的道理,不可外心以求理,心外求理,心理为二,与心学主张的心即理违背了,违背的结果就是知行分开,不践履而专谈心性。
五、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尽心是由于知性,致知全靠格物。即“尽心知性知天”乃是所谓生知安行,属圣人的事功。“存心养性事天”,乃是所谓学之利行,属贤人的事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乃是所谓困知勉行,属于一般学者的事功。心之体乃是性,性之源乃是天,能够尽心,也就是能尽其性了。假如用“尽心知性,知天”为格物致知,使得初学者还不能做到坚定不移,就急切得用圣人生知安行的事功来苛求他,这就如同捕风捉影一样,令人茫然不知所措,这岂能不造成“率天下而路”的后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