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只想提笔写文章,或是一个段子,或是一段经历,
没有那么多的思考,敲出来的每一个字都是此时最真实的自己。
然而,
好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总要精心设计一张插图,仿佛这样才觉的完整一些。
于是乎,
不知不觉丢失了我最初写文章的意愿。
身体里的这两个自己总是在不停的打败与被打败,这不是选择恐惧症,也不是人格分裂。
现在请闭上眼,怀疑下你最近做的一些决定,
然后你会发现,其实替我们做出当前选择的那个自己,往往并不是最真实的自己。
我们都见过或经历过这样一个场景,
编辑好的短信,在发送前却被全部删除。
或是道歉,抑或是表白,
往往在一瞬间萌生的念头是我们真实的想法,
可是这样的念头常常经不起推敲与“一万个理由”。
我们所谓的逻辑,在意识流的指导下,从众多经验中帮我们做了排列组合,
再配合心情作为调剂品,
最后帮我们筛选出来的可能就是一坨shit~
当然,
这也就是很多偶像剧中编剧抓住这点,
才能制造出那么多狗血的坑爹剧情。
为什么恋爱初期两人的关系往往如胶似漆,
那是因为双方身体里的那个自己更接近真实的自己,
在钟爱的人面前童通常是不加修饰的自己。
一个女生可以在男友面前撒娇、傲娇,
他都觉的你可爱;
但在情敌面前撒娇、傲娇你可能就是个碧池。
一个男生可以在女友面前撒娇、任性,
她会觉的你像个小孩;
但在室友面前你就是个娘炮~
这也就是为什么恋爱期的智商为负,
因为这个时期的自己思想简单、不受逻辑的绑架。
然而,
婚后的生活,很多夫妻都找不到最初的彼此,甚至喜欢以一种敌对的优势战胜对方,
彼此喜欢猜测,
老公的一次晚回,妻子可能要附加3-5条的逻辑判断,
老公为了不让妻子猜测要拿出6-10逻辑链去解释。
结果就是@#%(!#@?《“:~*@#%(!#@?《“:~.........
你是不是经常告诉自己这个月一定要早起,看5本书,完成某个计划,减肥3kg,
做计划的时候是那么的信誓旦旦,
执行的时候却发现,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当然这并非所有人的症状,
哪些能执行力强的人压根儿就不需要承诺自己,
在他们那里,执行力永远比犹豫不决更重要。
当你花一个小时去思考三个方案是否可靠的时候,
他们已经通过实践告诉你,
其实这三个方案没有一个可行。
是的,生活中这样的人不是很常见,
大多数的人还是被身体中那个强势的自己俘虏了,
我们习惯依据经验办事,
我们按照逻辑思考,
我们总是有很多理由说服我们自己,
真正的智者不是去争辩的,
生活亦如此,
亦如你身体里那个沉默不语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