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你不骂句“你算什么东西?”,算我输。
长期以来一直有几个问题在我脑海中盘旋,今天我就把这几个问题抛出来和大家讨论讨论
人为什么要看电影?
电影120分钟的长度真的是合理的吗?
未来的电影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问题我们一个个来分析。
首先,人为什么要看电影。我根据长期个人观察,把看电影的需求比较粗略的分成了三个主要需求:
1.人们有了解故事的刚需;
2.人们需要感官刺激;
3.人们有社交需求。
第一个,人有了解故事的刚需,这个需求本身是非常有趣的。赫拉利说,现代智人和其他类人物种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现代智人会讲故事也会理解故事。
故事是什么呢,本质上是“可信的虚拟事实”。
什么时候智人开始忽然进化出了讲故事和听故事的能力已经不可考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进化出了这种能力的智人把不具备这种能力的同类都给淘汰掉了,是一个确定的事实。
相关的证据非常多,比如人类各个文明都有自己的起源神话,没有文字的会口口相传,有文字的文明会把这些起源神话记录下来。而文字的诞生也和这些“虚拟事实”有很大的关系,有考古证据发现,汉字的起源就与祭祀占卜有很大的关系。至于其他方式的说故事的形式也诞生的非常早,西方在最迟不晚于古希腊时期就有了戏剧和剧场,早在3000年前的人们已经在看别人用表演的方式来演艺一个故事了。
作为智人的后裔,讲故事,听故事,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一个非常底层的,基于生理(脑结构)产生的需求。这个需求在人类进化长河中,相信在未来的数百年内应该还不会发生什么太大的转变。
第二个,人类需要感官刺激。这也是个非常有趣的需求。人类为了满足这个需求,搞了很多没什么意义的事情。本质上,人类的生理进化跟不上人类社会的进化速度。在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为了生存,我们进化出了很多技能。
比如为了在有限的觅食机会里让我们摄取更高的能量,我们进化出了容易被含糖量高的食物吸引的特性。我们的祖先会偏好去寻找含糖量更高的甜味水果,而富含糖分的甜味水果往往又会伴随着沁人的果香与花香还有鲜艳的颜色出现。
因此我们的感官就进化出了相应的能力,比如我们的眼睛容易被鲜艳的红色、橙色、黄色吸引(因为这些颜色的水果往往富含糖分);比如我们的鼻子闻到果香和花香就会让身体舒适(这意味着优质的食物就在附近,这让人觉得安全);比如我们的舌头尝到甜味就会告诉大脑,这个食物可以多吃一点(多摄入一些糖分,把能量储存起来,下次这么幸运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当社会改变了的今天,我们的感官对刺激的需求却没有本质上改变。我们会买富含糖分的饮料,吃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的食物,购买颜色鲜艳明快的服饰。
当然也包含去寻找一些刺激。比如去坐过山车、跳个蹦极啥的。这些冒险的刺激能够充分调动我们身体的各个观感,促使身体分泌大量的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种兴奋的愉悦,会唤醒我们体内潜藏着的最原始的欲望能量。
看电影也是一样的,可以极大的刺激我们感官的一种娱乐。而且相比于看故事,感官刺激来的更直观和具象。需求得到满足的愉悦正反馈的路径要更短。
第三个,人们有社交的需求,而看电影这种行为是个很好的社交事件,让若干个人可以找到一个在一个环境里共处两个小时的理由,而这个过程中还不需要不断的寻找话题,事后还能提供大量的话题。实在是个非常省力的社交事件。
综上,基于这三种需求,电影这种艺术形式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三个需求支撑了中国院线电影市场一年总票房接近500亿。
那么第二个问题,电影120分钟的长度这件事真的是合理的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看,为什么电影会是120分钟的长度,以及如果更短或者更长,会发生什么变化。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答案,关于回答为什么电影总是90-120min左右的长度。(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19544 )。
总的来说这个时长是电影制作者基于拍摄放映技术和市场需求博弈的结果。最初电影胶片的盘盒一盒能够储存的影片长度就是15min(这样一盒被称为一本),所以几乎所有的胶片电影的长度都是15的倍数。然后从市场的反馈来说过短的电影没人看,过长的电影也没人看,不论哪种,都是经济收益的损失。最后经过近百年的反复试验,大部分的电影就变成了90min、105min、120min的长度。
这个结果说明了一个问题,电影的长度并不是由内容最佳的观看体验长度决定的。实际上,在电影被确定在120min左右之后,高度工业化的好莱坞发明了一种“110页剧本结构”的方法,这种剧本结构正好对应掐头去尾的110min的电影正片长度,基本上,照着这个标准结构来写,大部分的商业化电影的故事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图片来自王知无视频《自杀小队到底烂在哪儿了》截图
(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6877716/?t=115)
这个时候,电影讲故事这件事已经从用户需求决定生产什么变成由生产模式决定用户会看到什么了。工业化的电影生产模式束缚了电影创作者,也束缚了电影观众。当我们走进电影院的时候,就决定了我们会看到一批批流水线化的故事,而导致我们看到流水线化的故事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是因为电影的长度被事先决定了,因此整个故事的结构也基本决定了。所有不符合这个规律的电影,但又长到这个时间的,多少都会让我们觉得哪里不太对。
所以电影没办法像影视剧那样更碎片化(影视剧单集的长度相对较短,且有非常短的“泡面番”存在)。更别说要做到像漫画或者小说那样,一个单元章节可以做到只有1分钟的长度。
我们要明白一件事情,情节的颗粒度意味着什么。电影的情节的颗粒度是一个120分钟的整体,电影开始之后我们几乎没有离开的喘息机会,也没法跳跃(低头看手机、出去上厕所都不算)。而影视剧和漫画以及小说情节的颗粒度可以细到10分钟甚至是1分钟的。也就是一段剧情事件的起与合可以在10分钟或者1分钟当中完成。
颗粒度的粗细意味着用户选择中断阅览内容的可能性。颗粒度越细,用户就越能自由的开始和暂停。这件事决定了用户为了看完一个故事需要付出的“机会成本”——在当今这个内容高度溢出的时代,花120分钟看完一个自己可能不喜欢的内容,还没办法停下来,对用户来说是一件非常高成本的决策。
这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难走进影院的一个原因之一,每当我们在纠结到底看那部电影的时候,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做选择的“机会成本”太高了。
这也很好的说明了为什么电影大部分是前置付费(不管你是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选择在网上付费看,你都在前置付费。网大的免费6分钟,也就是开放了5%-10%的内容给你免费,相对于后面90%的内容质量的不确定性,你依然是前置付费)。因为当你做出选择之后,你即便是买了一坨翔,你也得吃下去,反正钱你已经掏了,时间你已经花了。
↑ 我们在选择看哪部电影时候内心的纠结如上图
实际上,就像电影诞生之后吞噬掉了很多的不如电影讲故事能力的内容形式的市场一样(芭蕾舞剧、话剧、舞台剧、歌剧,这些曾经辉煌的内容形式,很多都被电影的出现积压了市场)。电影也会被更好的讲故事的媒介吞噬市场——当电视诞生之后,电影的市场就被切割掉巨大的一块。而如今随着网络的兴起,电视的市场都朝不保夕,院线电影就更危险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电影真的还需要坚持120分钟的长度么?
决定电影的长度的是用户习惯,内容制作者的认知局限,还是其他的什么商业博弈?
第三个,未来的电影会是什么样的。
要回答未来的电影会是什么样的,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院线电影真的会一直存在下去吗?
这个问题是非常深邃的。就像电影诞生之前的时代,你去问问那些看话剧、歌剧、京剧的大众,戏剧真的会一直存在下去吗?我觉得大部分人会觉得问这个问题的人脑子是有毛病的。但我们今天再问问看这个问题呢?也许答案是还会存在下去,但今天的戏剧已经从大众文化娱乐变成了小众的文化娱乐,100年之后呢?谁又知道。未来有一天,院线电影不会像磁带和胶卷一样有一天彻底离开公众的视线。
首先,我们回到第一个问题,电影为什么会存在,因为三个需求:
1.人们有了解故事的刚需;
2.人们需要感官刺激;
3.人们有社交需求。
这三个需求都有各种替代的解决方案。按照奥卡姆剃刀法则,如非必要勿增实体。不是最短路径的解决方案,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被市场淘汰掉。
看故事的这个需求,院线电影的竞争对手是影视剧、网剧、网大、漫画乃至其他的新的东西(再来复习一下各种“互动电影”——量子破碎、幻象杀手、直到黎明、超凡双生,嗯,再推荐一个伊迪芬奇的秘密。欢迎各位去试试看以上这些半游戏半电影的玩意儿。)其中电视剧、网剧、网大、漫画都是已经非常成熟的内容形式,像电视剧自打诞生起就疯狂的侵占电影的市场。说明在看故事这个单一需求上,电影并不是暂时最优的解决方案。
而电影能够提供的感官刺激是电影比起其他几个内容形式比较明确的优势。由于电影的商业模式,电影往往能够承载更巨大的投资。电影放映设施也更豪华。电影天然的巨幕和音响体验效果也是大部分的家庭和个人播放设备达不到的,因此电影带来的感官刺激才具备优势。
2014年内地总票房
2015年内地总票房
2016年内地总票房
2017年内地总票房(截止6月)
从2014-2017内地电影总票房不难看出,好莱坞A级制作以及国内新锐的大特效、大场面的类型片比起剧情片在总票房的优势上是非常明显的。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大胆做出一个假设:现在中国的观众不论嘴上如何抱怨电影没有好故事,电影越来越套路,但在买电影票的时候,依旧倾向选择感官刺激上更大的A级制作。而且往往会选择有3D IMAX等放映设备的放映厅。
没错,中国的观众(或许是全世界的观众),就是这么的庸俗。剧情片成功的概率已经越来越低。当然,前提是,感官刺激真的做的足够的好。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就可以继续做一个假设,未来的电影也许会和今天的游乐园原来越接近,用户来消费的更多的是感官刺激,其次才是其他的需求(这么说起来,迪士尼又做电影又做游乐园的,似乎不小心说出了什么大事情啊。)所以中国电影的出路或许并不是在“更好的故事”而是在“更好的感官刺激/视听效果”上。毕竟做到60分的剧本,就足够支撑起一部典型的好莱坞类型片了。
这只是针对院线电影,也就是必须走到电影院才能看的电影。那么在其它分发渠道上的电影呢?不论是现在网络大电影还是未来透过智能电视分发的电影,本质上都是私人化消费的电影了。这个时候的电影,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院线电影,商业模式和解决的需求核心也发生了变化。
网络大电影和其他智能终端分发的电影在商业模式上和院线最大的区别就是档期,网络大电影不存在档期,只要被适当的宣发了,理论上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吸引到用户付费。这有利有弊,利在于没有档期,电影的生命周期就被大大拉长。弊端也很明显,既然没有档期,也就不存在排片,网络院线除了流量入口,不再能够通过掌握“排片货架”来控制调配每部影片的收入。观众也不会再为某一个档期内在仅有的几个选择里做出选择。也就是头部优势的瓦解和长尾流量的崛起。
这样一来,单部网络大电影的在刚上映的短时间内的收入,可能不再会像院线电影时代那么的高,毕竟用户可以在更长的时间里,做出选择。
另外由于观看设备与环境的限制,网络大电影的感官刺激很难追上院线电影。即便采用了A级制作,网络大电影的单部票价也很难达到院线电影的水平,因此网络大电影的单部票房很可能达不到院线电影的水平。
受这两个因素的叠加影响,网络大电影的可预期的收益很可能无法达到院线电影的水平,这又会削减网络大电影的投资量,进一步导致网络大电影的会倾向相对小投资制作(数千万级在精品网络大电影中已经算是中大投入,相对的院线电影,A级制作的宣发预算都比很多网络大电影的制作成本高出一大截)。
再多方面因素的叠加效应下,网络大电影反而很可能是走剧情向的相对小成本、故事更精良的、相对小众垂直一些的题材,可能更容易成功一些。一些题材和剧情独到的B级片很可能是未来网络大电影的发展方向。(这里面包括很多文艺片、cult片、以及一些灰色题材的电影,当然前提是不考虑审查部门对网络大电影内容的干涉的话。)
再然后是除了渠道的分割,新技术对未来电影的冲击很可能是革命性的,如果完全沉浸式的交互体验有一天能够达到非常成熟的地步,我很难想象,在未来,电影这种艺术形式还会继续存在,不仅电影,很可能影视剧这种艺术形式都会彻底不存在。
当然,这种技术革命的爆发从现阶段的VR技术来看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写在最后的话:
在中国做电影的都被认为是艺术家,包括做商业电影的,那叫商业艺术家。怎么定义艺术家,艺术家就是不以他人意志为转移从事创作的一群人。所以艺术家的做的东西不是产品经理做的东西,产品经理是要顾及别人想法的,说到底是在服务用户,但艺术家要考虑的是表达自我,放飞自己,别人怎么想,管他什么事情。
所以说,中国没有烂电影,只有烂观众,你们明白吗?
票房好了,是观众不懂,瞎凑热闹。票房不好了,是观众不行,不会欣赏。
持有这种观念的人在中国电影行业绝对不是一个两个,甚至可以说是普遍现象也不过分。
而本人作为一个对中国电影行业一知半解的吃瓜群众的角度来反观中国电影行业,几乎可以说这个行业几乎没有懂产品和运营的人。
电影应该是一种工艺品——工业化加工的艺术品。不应该作为导演表达个人意识的工具,而应该是娱乐用户的产品。
而因为巨大的投资却搭配非常密集简短的档期,造就动辄数千万的宣发预算的院线电影的宣发运营也长期在一种封闭的与粗放的环境中运作。中国电影行业几乎没有人能对电影宣发的有效CAC做出计算,也没有办法对每个获客渠道做出追踪。
这是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在这个一年产值超过1000亿,一年票房超过400亿的市场里,大家还在用手工业的做法在制作内容,在分发内容。
或许只有等到中国电影人愿意底下自己高傲的头颅,平视观众的时候,才是中国电影行业真正变革的时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