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8月15日

鉴于大小屏幕都上演着光明热闹的主流娱乐产品,偶尔向黑的心需向旮旯胡同处觅得一抹纯粹浓郁的黑色得以喘息,于是拽了个“垫背的”来到鼓楼西剧场参与一场现场的光明暗杀,融入彻底的黑。

一场由让座引发的人性拷问,没有落入俗套,反转巧妙,逻辑缜密,表现形式多样。不仅黑得彻底黑得坦荡,也让理想主义情怀和革命精神登场挥洒热血,也让纯粹善良在黑色中散发光亮。可惜,这些天真良善的,都只能被埋葬,被因满身创伤而变得冷漠麻木、懦弱虚伪甚至残忍罪恶的普通人所埋葬。

当台上一锹锹黄沙埋葬了少女的天真和纯粹,一幅巨大白色的纱幔同时拂过头顶,那一刹那,心痛无比。不仅心疼台上的人物,也心疼自己,心疼这世间被埋葬了的芸芸众生,和对人性绝望悲观至此的导演。

然而,正如“垫背的”友人所说,“看完并不死乞白赖地难受”。诚然,就像人人向死而生,结局是注定的无力抗拒的,但仍不影响我们热情地活着,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人人都是理想主义者。

“切格瓦拉说,坚强起来才不会丧失温柔;切格瓦拉说,我怎能在别人的苦难前转过脸去;切格瓦拉说,我们始终都应该对这个世界上任何地方正在发生的任何非正义的事件保持最强烈的愤怒;切格瓦拉说…”

这个夜晚,尽管我依旧为埋葬了的珍贵而痛心,依旧要面对今后的“滚滚黄沙”,却因听到这若大城市不起眼的一角有着为我们丢失忘却的良善而呐喊的声音,感到共鸣和释然,也因此纯粹的黑色而看到了真实创造的美丽。

和导演合了影,感谢他的悲观和他的理想,一如一面镜子,让我看到了那个自己。

(这篇日记不日常,但确实是当日最想表达的,毕竟活在脑子里的,也是日子的一种。所以还是发上来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来美国后,认识了一些朋友,有餐馆工作的,也有我同行 前两天几个朋友出来聚会,刚坐下来,一位朋友就开始介绍他穿的羽绒...
    若愚123阅读 377评论 0 1
  • 很长一段时间心底积压了太多的情绪无所适从,我清楚我写不出漂亮明媚的文字,难以清晰的将自己想表达的一切真实生动的勾勒...
    瑶小爱阅读 297评论 0 2
  • 昔日福楼拜让其弟子写文学作品,而莫泊桑胜出,由其短篇小说《羊脂球》开始,他如璀璨之明星,在文坛划了一道美丽弧线...
    十年一井阅读 55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