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0坚持写作100天之“什么最重要”5

      今天看了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第3章6感知时间。对于我来说,文中提到的“事件日志”与“事件-时间日志”都是全新的概念。为了尝试这种日志方式,从今天就开始实行。之前我的日志多用来记录感想、感受,但是这些也许对于观察成长来说真的不那么有效果。

        也是最近两年才有了笔记习惯,但是一直苦于没有找到好的记录方法,所以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去记录,记录下来了一些感受感想。偶尔会翻看之前的日记,就会发现原来当时我是这么想的呀,当时的感受是这样的,而现在回头再想想那件事,似乎很少会有当时同样的感受敢想出现,这可能也是一种看到自己成长的表现,但是这样的记录有三个缺点:一是花费太多时间,至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二是回顾时成长曲线不明显,由于文字太多,没有“事件-时间日志”那么清晰、明了;三是无法怎家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那么在记录的时候什么最重要呢?首先一点一点要诚实,如实地记录事件与时间。只有当觉得这些记录下来的东西没人会看到(特别是熟悉的人),人们才会更真实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想,但是既然是写了出来了,至少也都会有那么一些想得到别人的肯定,希望得到别人肯定就需要让别人看到。我的想法就是当作不会被人看到,这里只是自己与自己的对话,所以请真诚如实地书写你的任何想法。

       大家都知道一句“人不理财,財不理你”,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坚持下来记账呢。不仅当时花销的时候得记录,后续的整理、分析也都很重要。前几年我就有开始记账的习惯了,但是却没有对其进行整理、分析,导致的结果就是我还是不清楚自己的钱到底是如何花了的。不过今年开始,前段时间我却鬼使神差地花了些时间整理了一下一到三月的收入与支出,一看表格一目了然,出现负数的全用红色标记。看着那清晰明了的表格,我也就更清楚了注意自己的开销了。这都得归功于自己平时的记录。所以我想日志也许也可以尝试“事件-时间日志”的形式去记录。一是我可以把剩下来的时间去做其他事;二是复盘起来也更更容易方便;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自己对时间的感知能力!

       心理学家有个实验是证明为什么越长大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

        一个5岁的孩子,接下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时间的1/5,即20%;一个50岁的成年人,接下来的一年,相当于他已经度过的时间的1/50,即2%。

        而且小时候,通常都没什么正事,越发觉得时间过得慢,那时总是感觉天总是那么蓝,日子总过的太慢。而随着年龄的增加,该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越发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当是客观来说,时间是匀速向前的。为了对时间有更好的感知能力,我决定尝试“事件-时间日志”的记录方式。因为在这中间,培养自己对时间的感受能力最为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5,297评论 25 709
  • 进程 Foreground process 前台进程拥有一个正在与用户交互的Activity(onResume方法...
    yanghanbin_it阅读 2,578评论 0 0
  • 遇到一群优秀的人,是我来到简书后最大的收获。这群人最让我佩服的不是他们本身的优秀,而是他们已经很优秀却还非常的努力...
    洛清欢阅读 4,852评论 24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