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小你心头的怒火

节后的交通又逐渐出现了往日的拥堵,路怒症的你是不是又在上下班的路上开始发飙了呢?

看到桌案上的工作,加之同事间摩擦的恢复,你心头的怒火是不是又要被重新点燃了呢?

近日,看了一些有关人类生气的书籍和文章,也思考了一些有关生气的问题。你可能会很不以为然说,日常中哪有不生气的人,再温和的人也会生气的。在我看来,包括我在内,确实很少见到不生气的人,生气的理由千千万万。其实,很多人都知道生气一般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有时候甚至会使问题变得更糟糕,但是往往在关键时候却很难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也就导致了很多自己也非常后悔的结果。

一部分情绪自控力稍强的人,可能会延迟发泄,或者是转移发泄对象,或者是选择合适的发泄方式。然而,一部分情绪自控力弱的人,就像干枯的烈柴,很容易一点就着,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甚至作出很多过激的行为,甚至是无法弥补的遗憾。

生活在这个缤纷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吃着五谷杂粮,过着人类应有的社会活动。我们中,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都是凡人,有着七情六欲,有着世俗人情,可以说,生气是一个人再正常不过的行为表现。但是,由于这个生气所造成的大部分结果都负面的,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去寻找到我们发怒,尤其是易怒的根源,从而将自己的怒气,生气降在可控的程度内,而非当场发泄或转移发泄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生气发怒的原因会有很多,但是我们归纳一下,其实生气发怒的根源就是认为别人侵犯或损害了我们的利益,是不是这样呢?这就直接会导致我们作出这样的判断,我们应该回击,从而来实现我们心中的平衡。

佛教里对于人应该如何平息心中的怒火,是放下。只要你放下,一切其实都没有那么重要。但是作为凡人的我们可能就会不服气,我为什么要放下,为什么要便宜那些伤害我的人呢?

道家思想对于应该如何平静自己的内心世界,提到是虚怀若谷,心如止水。以平静的心态去看清万事万物的本质规律。但是作为在忙碌中奔波的人们又会有多少人能真正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呢?

而反观儒家思想中,从我自身理解,倒是觉得有一个思想观点不仅浅显易懂,而且可以让我们不费太大力气就可以拧小自己的怒气,那就是儒家的中庸思想。什么是中庸思想?我个人的理解就是看待任何的一切都要不偏不倚,过犹不及。在不同的情况下,条件下,我们眼中的好与坏其实都不是绝对不变的。因此,遇到任何情况时,尤其是在要生气发怒的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差不多就可以了,过犹不及,掌握好这个度。可能有些时候这个度也确实不好控制,但是我们还是应该尽可能的时刻告诫自己过犹不及,如果任由怒火的蔓延,也必将会烧到我们自己,慢慢感受一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合理控制自身的情绪,做好情绪管理,我们的人生大道必将是一片坦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情绪又一次失控了,当然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而是在一人独处,处理工作上的事情。看到同事发来的消息,明明很简单的一件事...
    小蓝儿阅读 467评论 0 0
  • 生命流年,柔情似水,漫过时光的悠长,流过岁月的芳香,浸染青春芳华,捻指一抹情愫淡墨彩烟,旖旎风光,予以时光轮回,生...
    蓝色忧郁_816f阅读 461评论 2 12
  • 平时跟一些妈妈聊天,有的妈妈会说:我知道对孩子需要耐心,但是我自己脾气本来就不好。这时还会有妈妈附和:是呀,在那个...
    carol晓霞阅读 281评论 4 0
  • 1、一见钟情,靠的也是出色的外貌 但凡一个人说“我不喜欢一见钟情式的故事”,多半代表——这位,对自己的外貌不自信。...
    焉知非鱼阅读 1,210评论 0 10
  • 2020年的第一本书 《修心三不》 荐语 本书围绕不生气、不计较、不抱怨,系统地讲解如何修心持身。我们为什么要讲修...
    伊呀丫阅读 4,074评论 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