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几缕秋风带来凉爽,阳光有力地洒在校园的路上。我早早吃完早饭,来到学校离退休工作处会议室观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现场直播。
离家前老婆说,在家收看不一样吗?我说,离退休是我的组织,我是有组织的人,必须在组织里收看。大家一起看,才有力量,才带劲。
离退休工作处的周辉老师早早调好了视频,布置好了观看环境,我是第一个到的。
纪念大会直播开始后,我忙着拍照,做记者的职业病上来了,捕捉习主席在电视画面的镜头,又要兼顾观众,还得不时采访观看的观众。
阅兵开始后,周辉老师问我,为什么有三辆阅兵车。我随口回答,应该是为了确保万一,备用的。后来想想这样理解也太简单了吧。车牌号为“1945”,这就不是备用车这么简单了。原来,这个数字刻录着胜利的年份,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十四年浴血奋战最终迎来的伟大胜利。这辆空车,其实并非空车——它上面载着的是无数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先烈们。他们应该享受这样的荣光,这盛世,如他们所愿。我和周辉都注意到,习主席阅兵时说“同志们好”,回答改变了以往的“首长好”而是用“主席好”这一细微的差别。
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刘老庄连”旗红底黄字格外让我注目。刘老庄的庄“字”为什么多一点呢?原来庒是庄的异体字,“刘老庄连”在82年前被命名时是这么写的,今天阅兵仪式上的旗帜保留原有的字体和图案,也是对先辈们浴血奋战、不屈不挠精神的传承。多一点的庄子,也体现了对刘老庄连的多一点关爱。1943年春,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新四军第三师7旅19团4连在淮北地区刘老庄一带与3000多名日伪军展开激战,拼至弹尽粮绝,全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战后,这个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电视直播,我就特别关注这个连,今天,在电视里再一次看到这个连的名字,我觉得很亲切,很感触。
我们学校所在地离刘老庄连战士牺牲的地方很近,有外地客人来淮,我都会带他们到这里瞻仰凭吊学习。学校在此开展的活动还上过央视新闻,我们对这里充满了感情。
直播画面出现12台大型导弹运输车载着“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时,解说“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的时候,我激动地不能自己,这是向世界发出最强的声音,荣光了伟大的中國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鼓足了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胜利的底气,坚挺了中国各族人民建设祖國、奔向幸福未来的腰板!
学校后勤工作的陈师傅也来观看直播,她告诉我,她的儿子就在火箭军的方阵里,我第一感觉这个新闻价值很大,现场就采访她,她告诉我她儿子身高1.77米,人很帅,是从大学参军的。她还是忍不住给我看了她儿子参军时的照片。
又美又飒的女兵方阵,会不会有我们的校友石冬杰呢?2018年我是宣传部副部长,分管学校官微,11月我们推出过一期官微——《头条!这么优秀的淮师退伍女兵,一定炸帅你的朋友圈!》,当时我和董旭冉老师在办公室采访了石冬杰同学,至今我还保留她的微信,因为她身高1米78,我放弃了与她合影的机会,这也成了遗憾。晚上8点56分,她的微信朋友圈作了更新,她在女兵方阵。这是淮师的骄傲。
1935年10月出生的吴开俊老师,拄拐杖来的。从头到尾紧盯屏幕,生怕漏掉一个细节。我问他,这次观看和十年前观看阅兵有什么不同,太震撼、太振奋了,富国强兵才是硬道理,先进武器这么多,才有能让世界和平。吴老师是中文系的退休老师,是当年我的古代文学老师,几年前,他把自己的积蓄40万一次交给学校,还不让宣传。
直播看完了,走出离退休会议室,太阳已经转到南方,阳光折射法国梧桐叶上,走在树荫下,阅兵留给我的震撼久久挥之不去。因为有后勤职工的儿子和我们的校友在现场参加阅兵,让我感觉更骄傲了。今天的和平幸福,是先辈们打出来的,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要用自己的文字,为传播先烈事迹作出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