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新闻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一趟杭州飞往三亚的航班上有乘客称收到亲属过世信息要求下飞机,随后航班紧急滑回,最终航班延误十五分钟到达三亚。据航空公司的事后解释,此操作完全由机长决定,并无任何违反公司规定之处。
关于此事,网友的意见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认为,机长发扬了人文关怀的精神,照顾了特殊需求的乘客,应当予以肯定;另一方则认为,为了两位乘客耽误所有乘客的时间不太恰当。
其实,这是规则与人情的争议。
似乎自从几年前的北京动物园老虎伤人事件之后,大家对不守规则的行为表现得愈来愈痛恨。的确,在忙碌的社会生活里,少数人违反规则的行为耽误了大多数人的时间,降低了生活效率。大家也逐渐开始认为规则就是不近人情的,是用于限制人们行为的铁律。
可是规则与人情味,本不该是敌人。正如在本次事件中,航空公司事后已经声明,本次操作没有违反任何规定,机长有权利根据飞机飞行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返航或迫降等问题。这是在规则制定时就将人的意识作用纳入了考虑范围;而机长考虑到两名乘客情绪激动,可能在飞行中产生问题,因此紧急滑回,是机长在规则范围内最大可能地展现人文关怀。
大家的规则意识不断增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之一,我们应当为之高兴。然而规则不是冰冷的枷锁,让规则有人情味,在制定时就应当充分考虑现实情况,将人的主观能动性纳入其中,将人文关怀纳入其中。在规则执行过程中,在不违反规则的情况下,我们也该适当地发扬人文关怀的精神,对那些身处困难的人多一些宽容和体谅。毕竟人人都会遇到困难,人人都会有自己力量不能左右现实情况的时刻。每个人都能多一些宽容,就会在社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富有人情味的氛围,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多元,更加温暖。
其实不仅是社会规则的制定是这样,就连法律的制定也要将德治纳入考虑范围,越来越多照顾人民情感和心理需求的法律得以颁布,原有的法律也在不断修订中更加人性化。普罗塔格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一个进步的社会,绝不是冰冷的规则与法律筑起的钢筋水泥建筑,而是所有人都能从中获取温暖与善意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