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一场场的轮回,
你养我小,我陪你老,
水流花谢,生生不息。
上周爸爸不小心摔了一跤,肋骨断裂三根,两根是新伤,一根是旧伤。
伤筋动骨100天,只能慢慢养伤。
上个周末,天气晴好,我便带着孩子回家陪爸爸养伤。
8月的天空,天蓝云阔,麻雀躲藏在枝头热闹地鸣叫,清晨的风里已有了初秋的微凉。
孩子在院子里嬉闹,我和爸爸坐在院墙下絮着家常,一派岁月静好的动人模样,伴着微风的心里却有一丝凄凉。
爸妈已不再是昔日的他们。
最近一次家庭聚餐,表姐说爸妈今年老了很多。
有些心酸。
这几年,因为我的工作婚姻以及其他种种问题,他们日夜忧心,辗转奔波。为了多一份收入补贴于我,他们本该享受的岁月依旧抠搜简约。
而我,要么一颗心都扑在孩子的琐碎日常上,要么陷于婚姻生活一地鸡毛的负面情绪中,几乎完全忽视了父母的华发渐生日益衰老。
却从来没有想过,正是因为自己缺乏掌控生活和情绪的能力,而亏欠了他们儿女成年半世操劳后原该享有的快乐无忧。
每个妈妈都曾是女儿,每个女儿都终将成妈妈。
让人愧疚的是,一代一代的妈妈们为孩子操碎了心,而最细心最心疼她们的,却很少是孩子,往往是自己的妈妈。
妈妈对我,我对儿子,莫不如此。
对父母来说,哪有什么信仰?儿女的幸福就是信仰。
有多少人和我一样,自从有了孩子学会疼爱挂牵,方才懂得父母对我们的情深无限?
年少的时候,总是听父母一遍遍地说:只要你们以后过得好,我们再怎么辛苦都不怕。
那时,只当这是一句轻飘飘的话,如同飞在天空的风筝,我们远远地看得见它的身影,却无法理解其中的爱意漫漫深情几许。
甚至,听得多了,还会生出几分烦躁。
直到为人父母,我们所有的喜乐都被眼前的孩子牵引着,为他操劳为他奔忙,他的哭泣足以让你一天烦躁不安,他的一朵微笑就能扫去你心里的所有悲伤。
这才逐渐明白,我们的父母,在我们尚不懂愁苦的岁月里,用他们的肩膀为我们遮挡着磨难和风雨,竭尽全力地扛起了我们整个青少年时期的快乐时光。
时光流转,我们慢慢地长大,工作、结婚、生子。
我们离家越来越远,他们只能在电话里万般嘱咐:钱够花吗?在外可千万不要亏着自己啊,别舍不得花钱!
我知道,不单是我的父母如此,你们的父母也是这样。
他们隐藏起所有的艰辛和不易,只为了让我们感受到生活更多的温柔善意;
他们克制着所有的担忧和牵挂,只为了我们可以心无旁骛地在外追逐梦想;
他们经年累月努力打拼,只为了我们能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不为金钱所牵绊,并在暮年不成为我们的负担。
有一次妈妈说,她身体日渐不好,假如有一天真的走了,你们可咋办呢?
说这些话的时候,妈妈可能是有意无意的。
但我突然感到内心有一种脆弱又矫情的东西在慢慢坍塌。
不由的心疼爸爸这次的摔伤……
你如果肯花时间在他们身上,无论父母是在老家还是在你的城市,他们都不会觉得孤独。
都说现在中国的家庭模式“很奇怪”,因为有太多的家庭都是“一分为二”。
孩子们远在大城市做着“空巢青年”,而父母们在老家做着“空巢老人”。
都生活得很孤独,却在理想和现实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低头。
早前我被一则新闻深深地震撼,题目叫作:“你的爸爸躺在地上,可你却在通讯录里”。
父亲瘫痪在床突然掉到了地上,母亲无法将父亲抱回床上,而唯一的独生女却远在成都……
我想,看到这个,每一个独自离家在外、和父母相隔甚远的“都市漂”,心里都像是被狠狠扎了一刀。
隔着上千公里的距离,隔着冰冷的电话线,你根本不知道父母正在过什么样的生活,是否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好。害怕在父母最需要你的时候,你却不在身边,也不能立刻赶回来……
二十多岁被鸡汤喂大的泡泡,三十多岁,我们要自己一个一个刺破。
我们总以为,父母就像河滩上的杨树,枝繁叶茂,永远都在守护着我们,等待着我们。以至于我们会忘记,岁月流逝,我们长大的同时,他们也在衰老。
他们的头上生出了白发,纵深的皱纹爬上了脸颊,他们开始腰酸腿痛身体有了大大小小的毛病,他们掌握不好饭菜的味道也开始变得唠唠叨叨。
甚至他们开始在我们面前变得小心翼翼,就像风中两棵来回摇晃的草。他们学会了看我们的脸色,生怕话只说了一半就会被我们噎回去。而我们的幸福喜怒,就成了他们生活的全部重心和心情的晴雨表。
我们的父辈总是很内敛,他们从不会把我们抱在怀里腻歪歪地说“宝贝,我爱你”。那些看不见却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情感,全都细细密密地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
而我们,也习惯性的把礼貌给了外人,把周到给了同事,把热情给了朋友,把体贴给了爱人,把疼爱给了孩子,却总是忽视,父母想要什么。
亲情也是一场轮回,你把我养大,我陪你到老,一代一代,生生不息。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去看父母的背影,而是承受他们追逐的目光,承受他们不舍的,不放心的,满眼的目送。
最后才渐渐明白,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像父母一样,爱我如生命 。
人们常说,不养儿不知父母恩。
养儿之后,看着这个软软糯糯的孩子一天天慢慢长大,方才知道,身为父母,最想看到的,不是孩子能有多大成就,不是他能为自己带来多大荣耀。
父母想看到的,不过是孩子能够平安快乐地长大,能够有成熟的心智去进行正确的选择,有健全的人格去把控自己的生活。
归根结底,他们想要的,无非是儿女的日渐强大,以及忙碌之余对他们一点点的陪伴、关心和爱意。
多少人的困顿和拧巴,源于将自己的无能和愤怒,发泄到最亲近的父母身上,一直抗拒,从不接纳。
多少人的成长和发达,源于在不停的赶路和治愈中,理解了父母的局限和处境,懂得慈悲,变得豁达。
亲子间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真相是: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此生最大的金主,其实就是父母。
而很多父母也不会想到,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影响孩子一生的财富。
人生最大的幸福,不过是,我们累了倦了的时候,一转头,生命的至亲至爱都还在。
如此,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