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凌宗伟老师的《教学主张》
今天收到张航老师寄来的陈静名师工作室共读的书,甚是开心。这五本书都指向了四个字——教育写作,足见工作室本期的读书定位。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从教学实践走向教育理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记得三年前在北京教育学院学习时,导师要求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觉得难极,大脑凌乱,眼前是一个个触动内心教学片段,于是费力地从中提炼,但终不算是,我记得在上交的作业开头我写下的是这样的文字——
来京学习几天,受到许多教育观念冲击,同时也感受到自身的不足,知不足而后进,望远山而力行。每到夜静时回顾自己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历程,思考这么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各位专家名家的引领下,终于拨云见雾,一点点看清支撑自己教育教学实践里贯穿始终的那条思想线……
从中足见自己提炼的艰难,后来听李怀源教授的讲座,他说:教学思想对现在的中国非常的重要,因为唯有教学思想能改变课堂,通过课堂改变学生,通过改变学生带动更多的人有所改变。教学思想对于国家而言就是未来。今天从凌宗伟老师的《教学主张》这本书的封面上我似乎找到了最容易理解的表达——
教学主张,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阻隔;教育的每一次创新都始于一个主张。
这本书的封底有教育学博士储朝晖的题记:希望这本书不只是为了引起教师对教学主张的关注,更是希望读者通过各种方式有意识地涵养、丰富、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阐明、维护、运用自己的教学主张,帮助学生更自主、更有效、更有品质的学习。
所有的教学思想教学主张都有一个指向,那就是指向学生自主有效有品质的课堂的!教学主张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可以从教育观念和教学价值、教学立场和出发点、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对象与内容、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的全面性与个人化几个维度去审视。它是教师教学哲学和方法的体现,反映了教师对教育的看法、对学生的理解、对学科知识的掌握以及对教学方法的偏好。一个理想的教学主张应当是独特的、个性化的,是经过深思熟虑和时间检验的。教学主张是教师职业生涯中的指南针,是教师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本书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阐述教学主张是一个复杂的概念;第二章是教学主张的提炼与表述;第三章说的是教学主张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这本书的自序里,凌老师这样写道:在我的认知里,任何一个人的教学行为背后总是受到个体的某些认知支配的,无论有意无意,都是如此。做教师的基本使命就是认认真真的把课上好,尽可能地为学生的学习承担应尽的责任。也就是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高质量的传授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学术成长和个人发展创造条件。
但于教师而言,教师的主张并不是在每堂课上都以显性的以教学内容的形式呈现,这些主张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中却无时不刻地发挥着有形或无形的作用。教师的主张和信念不仅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还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
那么,教学主张是什么呢?在自序里凌老师这样说:所谓主张,就如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一样,从懵懂到慢慢知人事。主张往往是一个人经历和思考的积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个人的经历的丰富而逐渐成熟和演变而来的。
凌老师的教学主张是“遇物则诲,相机而教”让我又一次的认识到在教学课堂上要从学生立场看教学和教育的意识。特别是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情境是瞬息万变的,要求教师要有教学智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抓住最能触及人心灵,震撼人情感的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的情感和认识,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这样的课堂必定是终身难忘的。
愿我读完本书后能对之前提炼的那条不成熟的教学思想线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