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6.8%,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而未成年网民中经常在互联网上看短视频的比例为47.6%。青少年短视频沉迷有很多危害:
(1)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一方面,沉迷短视频,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刷手机或者使用不当姿势刷手机,对于青少年的视力、颈椎等都是巨大考验;模仿高危动作、恶意搞怪等甚至会造成身体损害,严重影响青少年身体健康。另一方面,短视频内容良莠不齐,其中有一些炫富、低俗、恶搞、荒诞甚至色情、暴力等违法和不良信息,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青少年价值观养成、心理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2)影响青少年未来发展。
一方面,长时间关注短小、简单的短视频,容易让大脑习惯轻而易举获得愉悦感,相较之下,青少年也就不愿意去做愉悦感少、付出多的行为,比如学习、阅读等,导致无法长时间集中精神,缺乏专注力和思考能力,影响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一些青少年观看短视频时盲目跟风做出出格举动,易与他人产生法律纠纷,一些触及法律底线的不良引导甚至会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阻碍短视频行业健康发展。
一方面,从具体运营来看,短视频依靠对青少年的一时吸引而提升流量,容易被迅速取代和遗忘,缺乏客户黏性,影响账号长期运营;另一方面,从行业风气来看,一些短视频制作者们看到依靠粗劣内容就能够轻易获取青少年青睐,获得利益,便不再精益求精打造优质内容,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整个短视频市场乌烟瘴气、缺乏活力。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短视频平台加强管理。
①优化升级技术。充分运用身份识别、大数据分析、算法模型等手段,更加精准识别青少年,详细设置青少年模式内容池的年龄分段,推动“防沉迷系统”“青少年模式”迭代升级,对时间和功能进行科学限定,为青少年安全健康使用短视频提供更好的服务。
②完善治理机制。建立青少年专项审核团队,针对青少年相关内容进行专门审核和特别过滤;规定短视频发布要求和内容设置的门槛,打造负面行为清单,及时进行处理,如下架低劣产品、清退违规账号、拦截消费弹窗、查处租售账号等。
(2)政府采取积极举措遏制不法行为。
①健全完善青少年网络保护法律政策。完善现有青少年网络保护的法律法规,尽快出台《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对相关责任、内容、违法情形进一步确定并细化,加大法律责任追究力度,增加互联网平台的违规成本。
②加强监管及处理。针对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对有关责任人作出罚款、责令下架产品、责令停业整顿等一系列处罚。
(3)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
相关主体增加供给。学校优化课程设置,增设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过精神充盈的生活。家长加强对孩子的正向引导,日常空闲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运动、出游,多带孩子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加强互动交流和沟通理解,满足孩子的精神文化需要和心理需求。
(4)不断增强社会网络素养。
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家校共建,为青少年提供正确认识、观看、使用短视频的知识,增强青少年辨别网络信息和合理使用网络的能力,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信息,建立健康的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