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没错,世界上不能直视的东西有两个,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看的东野君的第一本书是白夜行,那时候高中,回到宿舍就立马窝在床上看,那时候对很厚的书籍还有恐惧,可是看这本书不一样,很快就看完了。
那时开始迷上了东野的小说,后来看了很多很多书,只是难免要对比,尽管每本书表达的思想并不相同,可是每本书还是要想起白夜行。过去四年,回家看到书架上的幻夜,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到底讲了什么,于是打开了看完,高中是因为看了白夜行才看的幻夜,所以看完幻夜我又打开了白夜行。
那时我还对桐原和雪穗的遭遇充满同情,对笹垣穷追不舍的调查充满厌恶,还想就不能对他们宽松一些吗?也许有一天他们会真正在一起呢?那时总是讨论着雪穗和桐原到底相不相爱,亦或者说是桐原爱着雪穗才去做了那么多不应该做的事吗?
然而,当现在看完这本书,在豆瓣打开书评时,看到讨论以上问题的就再也看不下去了。
如今看完书的第一感觉是空,然后发呆,不知如何形容这种感受,也许这正是这本书的迷人之处。我想大概是什么都发生了却好像什么都没留下的无尽的空,也像两个人围绕一个话题中心绕了几百个圈,可就在即将讲明时其中一个人永远消失的空,也像有个答案就在那里,然而想得明白也想不明白,不清不楚,不时一时想不明白,是永远想不明白。或许两个字形容说是绝望吧,可是绝望也有好多种,谁又懂得了谁的呢?
我还同情桐原,可再也不同情雪穗了。桐原还是那个喜欢剪纸的男孩子,还是那个会在园村结婚时送上剪纸的人,还是那个分离时会好好道别的人,也是那个做完坏事就精疲力尽的人。尽管做坏事不可原谅,可是他心里还是有温度。而雪穗呢,大概这个人物刻画得太成功了吧,我此刻讨厌到一个多的字儿都不想给她,还记得笹垣说的一句话:不要娶她,她可不是一般的狐狸精。
不同情她,也不讨论她爱不爱他,我只是在想用自己受到的伤害去伤害别人是要怎样呢?是愤恨然后报复?是不平然后让不平发生在别人身上来反抗不公?难道不是一次次相同的伤害无论在谁身上都自己伤得更深吗?都是谎言罢了,不可能骗得了自己。
小说里,桐原和雪穗没有一句正面的对白,唯一一次真正为人所知的见面,是桐原的离去。可是作为姊妹篇的幻夜有很多男女主角相处的描述,当然幻夜不能跟白夜行比,白夜行一层层的故事比幻夜丰富得多,只是两本书中的人都在追求同一种幸福,然而这样的幸福从不取决于自己的内心,而是总由旁人在左右。仔细一想,这种他们所谓的幸福永远都不可能得到。也可能是这样,幻夜中的男主角退缩了,不想再如此下去,带着这样的观念我仿佛在桐原身上看到了同样的影子。如果一定要强调,那桐原是那个一直没有得到温暖却又很温暖的人。这样的人走过三十年,于是后来会有笹垣问亮还好吗,语气中是关爱;会有园村说我要好好经营这家店,我相信他会回来的,这是友情的温度,会有被他抛弃的栗原还担心着他,这是爱情的温度。他因为利益接近这些人,可最终还是留给别人温暖,只是,她未曾感受到雪穗的温度,这个把他当做太阳的人。
最后桐原没有一丝犹豫的永远离开了,有人说是不想给雪穗一丁点儿麻烦,可是我觉得这样的决定是唯一一个他为自己做的决定,一个与雪穗回头与不回头都没关系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