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乡》观影有感
我的读书时代,写的最多的除了《记一个难忘的人》,《记一件难忘的事》之外,应该就是《我的家乡》了吧。相信宁浩、徐峥和陈思成这些导演写的也不少。老调重弹有新意不容易,他们国庆期间写的《我和我的家乡》应该是老师念的满分类作文了。
5号晚上,带着儿子看了这部国庆档电影。晚上8:10开映,竟然是全场爆满,第1排座都卖光。该片可以说是集结了中国当下最强的喜剧明星阵容,各路实力导演担当,观众的预期值很高很正常。但是观众的观影热情不减,也确实是他们“作文”写的好了,全程我是带着泪笑着看完的。
我就来记几个最难忘的镜头吧!
我觉得,《北京好人》和《最后一课》是叙述最自然的两个故事。没有《神笔马亮》和《回乡之路》里面那样表白式的揭示主题,情感表达宛如细水慢慢的流入心间,像一根根的发丝一样撩拨人心。《北京好人》延续了《你好,北京》中的人物设定。葛优饰演的张北京是一个活生生的活在现实中的人物,他努力有目标又善良,善良有时也因为经济的问题变得捉襟见肘,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善良。表舅上门来借钱,他把放在桌上的存折本立马扔到了垃圾桶里,说是没用的,起身后还把垃圾桶往桌子里面踢了踢。送表舅的时候,为缓解尴尬给表舅塞了两大包拖鞋,一直望着表舅骑外卖车离去的背影。这些个小动作明显的体现了平凡的张北京的一个普通人的内心斗争,没有一气呵成的慷慨,而是渐入佳境的善良。让老舅冒用自己的医疗卡这歪点子失败之后,各种情绪的积累让张北京努力的气质开始爆发,直接拿出了买车的钱,交了老舅的手术费。这时他的善良一气呵成,然而却表现的如此自然而然。末了,故事情节惊喜转折,原来老舅也交了农村医保,可以报销大部分的费用。张北京立马抖了个机灵,问:“村委会下班了没有?”然后和老舅俩人不约而同地并迅速地上了一辆三轮车,开心完成了影片的ending。
这浑然就是一个活在我身边的张北京、李新田、刘郴州。
范伟则完美的诠释了一个患阿兹海默症的老教师形象。整个电影就是老师心中1992年的印象与发展中农村现实环境的冲撞。后期镜头反复切换,代入感极强,仿佛见到了范老师所见,感受到了范老师所感,现实与记忆似清晰似模糊的交替。范老师的1992年,回忆是黑白灰的。灰色的破旧校舍,残缺的黑色瓦片,被大雨模糊住的视线以及孩子画的那张没能上色的凌乱的黑白画。颜料成了范老师心中的遗憾,心中的痛,即使患上了严重老年痴呆症,竟然还始终没有忘却的。影片用了很大的力度来表现范老师心中的这份沉重。
当范老师用颤巍巍的身子重走1992年的路时,冲撞达到了高潮。绚丽的灯光,喧闹的街道和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与曾有的记忆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范老师的视线越来越清晰,几十年后再取颜料,色彩已经涂满了画纸。一幢流光溢彩,五彩斑斓的新校舍出现在眼前,这是当年孩子画在纸上的梦,也是范老师曾经努力呵护过的梦。让人欣慰的是,这个梦最终还是实现了。这近似奇幻的新校舍,却并不觉得突兀,反而很自然,因为它带着梦想实现后的光芒,也是范老师欣慰与激动的美好视觉展现。故事在老师与孩子的含泪拥抱中结束,不用赘述,观者已动容。
小故事展现大主题,其实更需要用丝丝入扣的情感来打动人,这两个小故事在这一点上是非常成功的。
诙谐幽默的场景,影院笑声阵阵,动人心弦的情节,影院寂静无声。灯光一现,才发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内心也久久不能平静。相信被打动的不仅仅是我一个。
( 附个插曲)
其实叙述是很重要的。讲故事讲的好,也能把小故事讲成大故事。这让我联想到一天前观看的直播。不是佳琪和薇娅,而是北京的肖震老师的旅游讲解直播。先不讨论大学老师的这种营销模式,最开始吸引我的是他的标题:梦游绝世仙境圆明园。2015年暑假,我带儿子去过一趟北京。景点让人有些失望,途经圆明园直接选择没去,因为觉得没啥可看。肖老师的这个标题,让我不自主的进入了他的直播间。一路跟下来,发现自己被补了一堂课。圆明园里的确如自己想象的一样,连基石都没剩几个,但是肖老师的讲解却让我在脑海里重建了圆明园。上下天光、山高水长、万方安和……这些曾经的建筑,跟随肖老师矫健的步伐,对比着老师的图解,一个个如出现在眼前。其实这归功于肖震老师的讲解,老师说起历史如数家珍,在圆明园里抄各种近道,好像走在自家的田地里。曾经留在我心里的各种疑问,老师一边走一边在线解释了。听得直感慨,原来圆明园真的这么美。以至于都表白,要跟着老师去北京重游一次故宫了。
看来肖震老师也是个会讲小故事,善写旧题作文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