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送完孩子上学,妈妈们在一起闲聊,不可避免的问到住在哪里,我都是略带戏谑的耸耸肩:25公里以外的市区。
“什么?这么远啊?你每天来回跑那么远?”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
“嗯,其实路很好走的,一路杀过来半个小时就到了。”赶紧讲点套话安慰她们受惊的心灵。
好多朋友都劝我搬到学校附近住吧,不要每天这么辛苦奔波。
“可是我好懒的,真的不想搬家,那么麻烦。”
其实我内心想讲的台词是:真的不想再搬家了,我搬够了。
搬家是一种什么体验,记忆里层层叠叠,我都快数不清我们一共搬过多少个家了。
在你心里,何为家?
家是一个人心灵栖息的地方,家是港湾是生活的源动力,是心里最柔软的那块地方也是最坚强的堡垒。
年幼时因为父母的缺席,关于家的概念太模糊,后来升高中的时候父母用多年的积蓄在县城里盖了栋大房子,可是拥有新家的喜悦很快被无止尽的争吵淹没了。家成了一个让人窒息的牢笼。
于是19岁初陷情网的少女执拗地对男朋友说:“房子只是一个空壳,有你的地方才有家。”
于是牵手结伴,背着行囊,坐着晃荡晃荡的火车一路南下北上一路飘荡着寻找属于我们的家。
想到你在家,每天我下了公交车都是跑回来的
我们拥有的第一个家(当然是租来的)是一个不到10平米的小屋,在一家餐馆的楼上,烤炉般的热气,裸露的水泥和嘈杂的环境却是我们最甜蜜的开始。
那时我还有一年大学要上,可是他已经毕业并在电脑城找了一份工作。我坚持要继续住宿舍的决心轻易被他的一句话融化“我只是想每天看到你。”情痴的灰姑娘毅然决然坚持每天放了学回到爱的小屋等待放工的人回家。
男朋友挤着沙丁鱼般的公交车,每天回到家都是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我很是不解,虽然南昌的天气火炉,可也不至于气喘吁吁的呀。爱的人抱着我幼稚的说:“宝贝你知道吗?每天下班回来只要我想到家里有你在等我,我就抑制不住的欣喜,所以一下公交车我就忍不住一路跑,只想早点看到你。”真是恋爱中的傻子才会说的傻话,我才知道平时走起来有差不多半个小时的路程,他是怎么十多分钟就到家的。
学生年代是经济最困窘的时期,实习期的他干着最繁重的活领的却是最微薄的薪水。薪水微薄到甚至无法支撑我们两人的生活,可是年轻真好啊,年轻有喷薄的体力,美丽的爱情和坚实的梦想做支撑,所以一切苦并快乐着。
记得有一天,某人直接来宿舍接我回“家”。刚下宿舍两人就得现实地坐在长凳上合计工资迟发的应对措施。
“口袋里的钱只够车费了。”
“要不我们走回去吧,这样省下来的钱我们可以买个大西瓜?”
“同意,走吧。”
于是牵手走在夜色中,一路都充斥着我被树影和路人惊吓到的各种尖叫声,后来干脆撒娇走不动,停下来终于如愿以偿买了心心念的大甜西瓜。两人抱着大西瓜,想着马上就要到的家,心情无比雀跃。可是美好的心情即刻被头顶一道霹雳的闪电和倾盆的大雨浇灭了,我们俩瑟瑟地躲在人家屋檐下发愁了半天,最后无奈等不到雨停,两人只好抱着西瓜冒雨飞奔回家。
回到家已成落汤鸡的我们分享着又甜又红的西瓜一个劲地傻笑。
那场猝不及防的雨,那个甜蜜的西瓜和那个简陋的家多年以后依然刻在记忆的脑子里如此鲜活。
我抛弃我的一切来投奔你了
毕业后的某一天,我放下电话无奈地宣布:“我妈让我去上海,她说那边有亲戚照顾。”
“去吧,不管你去哪里,我都不会阻拦你。”
“哦,那我买车票先去看看机会吧,等安定了你再来。”
“不行,第一次我肯定要陪你去。你一个人我不放心。”
于是,我们怀着对大城市的憧憬,买了去上海的火车票。
犹记得出发前的那一天,我一个人奔走在南昌拥挤的人群里泪眼纷飞。年轻时的心总是脆弱敏感的,舍不得拥有四年美好学习生涯的城市,舍不得跟青春告别,舍不得我们在这里的家。相比于现在越过越麻木的心态,这种舍不得的心境真的是弥足珍贵。
我们坐的是晚上的火车,地图上看着并不远的距离却也是要接近十个小时的车程。熬夜的班车和没有座位的窘境丝毫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心情,我们两个挤着坐在火车节点处的一个角落的地板上一路兴奋的交谈关于我们对未来的畅想,全无半点睡意。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火车驶进了上海火车站,我们下了火车马上转地铁搭乘。两颗懵懵懂懂的脑袋挤在一起研究着路线时,周围瞬间拥挤的人潮把我两惊得目瞪口呆。从未曾见过并不庞大的地铁车厢里面走出来的人是如此的源源不断,更是第一次见到原来上班高峰期坐地铁没有人是用走的,所有的人都在跑,奔跑着上下楼梯,奔跑着进出车厢,奔跑着打电话,错过一秒钟仿佛就要错过一趟班车了。这就是所谓的大城市的快节奏!大上海就是这样急匆匆地把我们卷入它的生活。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每天坐着呼啸的地铁穿越大半个城市奔走于各大人才市场,满怀希望的投下一份份的简历。投简历的空挡就跑到陆家嘴金融中心那里坐观光巴士,坐在巴士二层仰望着周围一栋栋的摩天大楼,不时的一阵阵惊叹,直到男朋友戏谑地敲打我的脑袋:“喂喂喂,这个乡巴佬请把你的口水收起来,还有,注意你的眼神,别让你的眼神出卖了你自己。”可是心底还是由衷地感叹,大上海真的是繁华呀!
不过现实很快让我认清繁华是他们的,跟你真的没半毛钱关系。现实需要我快速地把工作敲定,然后再找个窝安扎下来。
在上海的第一个窝属于楼中楼的一个小阁楼,在六楼最上面一层再搭一个木梯往上爬就是我们的狭小拥挤的家。与楼下“腹黑”的小姑娘共用卫生间和厨房,没有电视没有网络没有家具,只有一张单人的弹簧床,房子虽然牵强,可是看在再也不用每天坐超过两个小时的地铁上班的份上,还是很欣喜的搬了进去。
等我这边安定下来后,某人把南昌工作辞了,扛着我们所有的家当再一次坐着漫长的火车来。仍然是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到达,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到地铁站接他。看着他用柔弱的肩膀扛着几麻袋的行李站在人群中,鼻子竟是酸酸的。相顾无言半晌,他开腔的第一句话是:宝贝,我抛弃我的一切来投奔你了。
在上海的那一年我们是窘迫而又苦涩的,没房没车没钱,工作朝不保夕,每天早出晚归的工作只为这份在一起的相守。虽然迷茫不知道未来出路在哪里,可是贫穷得只剩下爱情的我们那个时候真的有彼此就够了。
没有你的日子我要怎么办
我们爱情最大的拦路虎是来自于我父母的强烈反对,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是期望自己的女儿能觅得如意郎君,而显然某人不符合理想女婿的标准。面对阻拦我的主要策略是保持缄默和各种躲。可是尽管躲到这么远的上海,他们的鞭子还是足够长。
在压力下,我们只好无奈地分开。在我20岁生日那天,在彼此隐忍的泪水中,他又要坐上火车,同样为了我,这次是离开上海。临走时互相安慰说:没关系的,我们暂时的分开是为了我们以后更好的在一起。怀着对以后充满祝福婚礼的期许,我们选择劳燕分飞并天真的以为分开是为了更好的团聚。
异地恋夹杂着庞大的压力,猜忌和抱怨,我们之间的电话粥不再甜言蜜语,慢慢的开始指责,赌气,言语一次比一次犀利。终于在某个夜晚我俩因为敏感话题爆发了,男主用决绝又不可挽回的语气撂下电话,然后断了一切的联系。
我的世界瞬间崩塌了。我无法想象没有他的日子我要怎么办。
一夜无眠,第二天肿着眼睛跟上司辞了职,经理用怀疑的眼神一边签着辞职信一边不停地问:“你真的确定要辞职吗?我可以给你加薪水的。”
真的不需要了,老板。
拿着辞职信奔回亲戚家,偷偷拿了箱子,胡乱塞了几件衣服,等我头脑清醒过来,已经在回南昌的路上了。
瘫坐在车厢里,我整个人控制不住地发抖,那种无法掌控自己未来的绝望和恐惧吞噬着我。
到了南昌,通过朋友把他拉出来,一开始是我又哭又闹又跳又叫,然后是他愤怒的咆哮和隐忍的呜咽,到最后是两人抱头痛哭。爱情的苦涩和痛啊,扎得两个人浑身都疼,遍体鳞伤,带着伤痛又还要顽强的在一起相爱相杀。
擦干泪水,生活还要继续,接下来我们何去何从?
“你听你爸的话,回上海去吧?过段时间我来找你。”
“我不要,我不喜欢冷漠的上海。”
“那,都留在南昌吧?”
“可是工作不好找。”
“那我们去哪里?”
是啊,天下之大,哪里可以容下我们?
“要不我们去深圳试试吧?好多朋友在那边。”
命运中再一次,我们相拥一起去了火车站售卖窗口买了两张南下的火车票。
同样是站票,这次我们幸运的捡到了餐车的座位,我们坐着一边打牌一边掏口袋数数仅存的现金。
就这样我们怀里揣着仅剩700多的现金,又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另一段流浪,唯一不变的是我们还拥有彼此。
世界之大,何处为我家?
下了公交站,朋友绕过长长的天桥来接我们回到深圳有名的城中村。新一轮的找工作和安家,虽然日子清苦,但总归大部分的日子是快乐的。深圳以它“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包容度大度的包容着我们这些异乡客。
在深圳的五年,我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打拼,也因为工作的变动把家从郊区搬到了市区,又从市区搬到了郊区。搬家搬到麻木,家里的东西也是不停的买了又丢,丢了又重新买。一路打怪升级一样的跟各路房东交手博弈,迂回谈判。幸运的是我们的家越搬越大,越搬越好,也终于在合适的年纪圆满的结婚生子了。
七年的爱情长跑,我终于披着婚纱嫁给了我的初恋。从此柴米油盐,期盼白首。
很快我们迎来了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到来让我们这对新晋父母欣喜若狂,小心翼翼地捧着我们爱情的结晶感慨万千。甘愿从此做了虔诚的孩奴,呕心沥血,无怨无悔。妈妈从此退居在家洗尽铅华,一心相夫教子,爸爸在外为了奶粉钱辛苦劳作,日夜打拼。
因为有了孩子,夫妻俩揣着积蓄开始圆我们多年以来一路漂泊想要一个家的梦想。于是我们抱着孩子频繁出现于各大开发商的楼盘,一手的二手的,郊区的市区的,林林总总,能看的我们都看了一个遍。然而就在我们犹豫的当口,深圳房价迎来了史上新一轮的暴涨,摸着扁扁的口袋,我们只能望洋兴叹,懊悔不已。
就在我们忙于看房的时候,租住房屋的房东又再给我们补了一记伤口,房子已经卖出去了,新屋主急切的想要搬进来,给两个月的租金补偿,希望我们尽快腾屋。
搬家的那天,孩子生病发烧从卧室里走出来看着空空如也的客厅委屈地大哭,两岁半的孩子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家里会突然来一群壮汉,把他心爱的沙发和玩具都搬走了。坐在车上,搂着滚烫的孩子,妈妈突然有点哀怨地说:这些年,想要个安稳地家怎么这么难?世界这么大,可是何处是我们的家?
难道真的要卷着铺盖滚回老家吗?可是老家可以给你安全感吗?如果可以,当初就不会那么毅然决然地背着行囊出走了。回是回不去啦,我们要往前看,相信一切的困难都会迈过去,相信我们会有更好的选择和更好的明天。
你们在哪家就在哪
家人和朋友听到我们这个疯狂的决定后无一不是用怀疑的口吻问:“马来西亚是什么地方?你们去那里做什么呢?”然后是百思不得其解地摇头。
当年离开我们居住了五年的城市的心态是有点悲愤决绝的,可是现在回想还是不后悔当初的决定。正是当年困难的窘境给了我们离开舒适圈的勇气和决心,而正是迈出你固有的生活圈子,你才有机会接触新的事物和新的成长。
2016年春节刚过,得知签证已经办妥,我们一家三口就迫不及待地拖着行李箱飞去陌生的国度开启我们看似疯狂的冒险。两年前,已近而立之年的家庭主妇站在国际机场出发大厅,看着丈夫和孩子的背影坚定地说:“你们在哪家就在哪。”
对于这个国人眼里相对陌生的东南亚小国,说实话,来之前我们也无法预料迎接我们的将会是怎样的生活,可是不去试又怎么会知道呢?
我们在马来西亚租的第一个房子所在的小区就像是一个小小的联合国,里面的租客来自不同的国家,日本、韩国、美国、菲律宾、尼泊尔、法国等等,不管来自哪里无一例外的都是那么的礼貌、谦卑和热情。刚来到马来西亚孤单的我们搬进去后像一下子掉进了温柔乡,热带的异域风情,善良微笑的邻居,淳朴憨厚的保安,舒适安静的环境一扫初来者的孤单和疑惑,心情也从焦虑不安转到无比的兴奋雀跃。
楼下住着一对来自美国的教会夫妇,每天早晨我送孩子上学的时候都可以碰到他们在楼下锻炼跑步,每次遇到他们都是那么和善的跟我们打招呼。一整天的心情顿时洒满了阳光,世界也瞬间温暖了。一来二往我们成了朋友,朋友圈里到如今仍然存着他们教我做披萨后的心情记录:
”记得刚毕业那会,在上海上班,跟MSN上一个土耳其网友聊得很投机,他很擅长厨艺。他说了一句话一直让我很难忘。他说,哪一天你来我的国家,一定找我,我教你做披萨。我当时想,真好,可是我大概这辈子都不会去了。今天我竟成功的做了披萨,超感动。她鼓励我,just try it, you will find so much fun. 勇敢的尝试,幸福或许就在转角。“
从来没想过,我们终于在原本一个陌生的国度里找到渴盼很久的温暖,在这里安了属于我们一家三口的家。爸爸依旧在外打拼糊口,妈妈仍然日夜守护我们的天使,养孩子的路上幸福与劳累参半,这种痛并快乐的使命支撑着我们往前。家的定义从来不是一所房子,有人的地方才是家。感恩的是这些年的我们不停往前走,不停搬的家,却从未丢失我们家里最重要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