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垠《李自成》(节选):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总五卷


当你点进来的时候,标题已不重要了。

那就来谈谈这句经常被国人挂在嘴边的话语,它的出处为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四十二章:“我不是担心他被留在贼营,倒是担心他带着李瞎子和你妹妹给我的两封书信,说不定还有什么贵重礼物,回来时被丁、杨二营的游骑抓去,使我跳进黄河洗不清,岂不受冤枉的窝囊气?”

现在的我们都把这句话理解为接下来谈到的第二种意思,也就是大家众所周知的意义,即为比喻很难摆脱关系,避免不了嫌疑。细心的读者便会发现这句话比原文多了个“也”字,这多了一个字,便深厚了些许含义。往往“也”字的出现,画的语境、味道就变了,同时要看话从谁的口里说出等等,总之,多了个字,仔细琢磨,韵味就是深刻,这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中华文化之精深。

两种解释及用法如下:

①这是一句以讹传讹的话语,早些时候,即原指“跳进黄河——洗不清”。

因为黄河水极为浑浊,真跳进去也不能有显著的清洁作用。

此时注意不要误用成“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个短句本来是指黄河水浑浊不能洗净东西,比喻客观因素已经导致了必然的坏的结果,自身主观意识已经不能违背,但是加上了一个“也”字,就把主观意识凌驾在客观因素之上。

②而到了现在,则发展为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比喻很难摆脱关系,避免不了嫌疑。


两种意思皆可使用,但现在人们口中说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大多都是指后者。身在一种特殊的处境,面对多种逼迫。不知大家发现了吗?这句话出现多在影视剧里出现,当主角因为做了某些实属正当行为,但在小人和对手眼里视为龌蹉举动,同时先发制人的想法出现,抓住机会整治主角一把,就去“恶人先告状”,把之前看到的场面告知掌事人如族长、府衙老爷等,一发不可收拾。


在主角和对手于族长面前对峙的时候,激心动魄的主旋律配上族长大人的恶狠狠的质问,告状人的冷眼与诡异笑容,看得观众小心脏都快要蹦出来,冤啊,观众都为主角喊冤,似是而非的言论就往往吸引人的注意。

主角的辩词话语支支吾吾,“我……我没有像说的那样做,事实不是那样子的。”对手的讥讽恶语“哟……哟,我亲眼看见的难道还会有假,我又不是瞎子。”

主角就急了,“事实是不是如你所说的那样,自会有公正判断,血口喷人是为小人的把戏。我再怎么解释都成了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族长大人发话了:“你们都别争辩了,我自会派人调查,二位不觉得丢人现眼吗?在场的人都散了吧!XXX,你留下。”主角被留下了……


其实好多剧情,一看到开头便猜到了结局,这样的编剧也就如此吧,导演导出来的动画呈现不知初心在哪里,观众都明白哈,来来来,加个“也”字,也就不明说了哈。


“哟哟哟,自己都能看得如此透了,你咋不写剧本,上天呢!”耳边忽的穿了这样的声音。

“喂!井先生吗?您的《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剧本被XXX采纳,恭喜您!”

哈哈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直都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这句话到不是说自身的问题难以洗刷,而是说黄河的水质太差,一进去就变脏了。 但就是这...
    黑白先生的世界阅读 405评论 0 0
  • 周末这两天太冷了,周六早上早市买了一堆菜,两天内够吃了,周末宅在家里整理了夏天衣物,找出初冬的衣服,秋天的衣服穿的...
    心境如花阅读 143评论 0 0
  • 城下金吾弃铁甲, 亭外桃花辞芳华。 朱阁旧雀新白发, 紫檀琵琶断肠花。 黄沙掩了多少事, 犹有春风添新嫁。 老来少...
    陈安敏阅读 187评论 1 1
  • 亲爱的,你问我为什么要学习摄影?答案好多,最初的本意是源于女子爱美之初心,渴望可以把最美好的自己凝固、记录并展示;...
    陈陈_19b4阅读 155评论 0 0
  • S:我买了瓶68块钱的护肤品,老公知道后骂我:“一天到晚就乱花老子的钱!”婆婆在一边也跟着指责我。 O:想想自己这...
    舞月光_byf阅读 67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