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是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经典教材,可以说是中文系的必读书目。
2016年3月,《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第三版正式出版。这一版本有些章节改动较大,如“文学思潮与运动”(一)(二)、“新诗”(一)(三)、“散文”(二)、“戏剧”(三)、“郭沫若”、“茅盾”、“巴金”、“沈从文”、“赵树理”。特别是“通俗文学”(一)(二)(三),有的章节几乎是重写。本文将盘点第三版的改动内容,供手头上没有最新版教材的学子及文学爱好者参考。
本次盘点为集体合作,参加活动的小伙伴分工如下。由于各位小伙伴的语言表述和排版格式各具特色,都有优点,因此本次盘点会尽量保留大家的原文,不会做太多改动。
版本比较:
@雨热负责第一章、第二章、第四章、第十七章、第二四章
@生长在撒哈拉的花负责第七章、第十八章、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七章
@要剪短发的宝姑娘负责第十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第十三章
@灵林玖玖负责第三章、第六章、第八章
@婕jier负责第十四章、第十六章、第十九章
@爱吹牛的小狐狸负责第五章、第二十一章、第二十二章、第二十三章
@沈凌负责第十五章、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九章
@杨杨lovesunshine负责第九章、第二十章、第二十八章
后期校阅:
@杨杨lovesunshine负责第一个十年(第一章至第八章)
@雨热负责第二个十年(第九章至第二十章)
@如笑春山负责第三个十年(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九章)
由于本文篇幅较长,只好拆分后发布。
第五章 郭沫若
本章版本比较由@爱吹牛的小狐狸完成
引言部分删除:“又是新中国的预言诗人。”
第一节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第一节末尾新添一段话:“近年来人们研究郭沫若的《女神》,注意到作者在编选《女神》时,就已经自觉地显示自己创作风格的多样性,因此,按照风格、体式将诗集分为三辑:第一辑全是诗剧;第二辑收录激情喷涌之作,显示雄浑的诗风;第三辑是小诗的汇集,或冲淡,或飘渺迷离。显示秀丽的一面。更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显示自己与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早期白话诗的不同,以便在诗坛上“异军突起”,郭沫若郭沫若还有意地将他已经发表的诗做了一番筛选,即所谓‘自我纯化’。研究者收集到的未入集的诗,就有50多首,和《女神》中的诗篇数量差不多。据说‘这些佚诗具有多样的风格、体式和追求,其中有相当多的作品并不具有五四时代的时代特征,并不具有浪漫主义或现代主义的艺术倾向,也并不是包含火山爆发式的激情’,有的诗多描写当下生活场景,也有很多散文化的因素,接近早期白话诗。这其实更能反映郭沫若及五四开创时期诗人创作的真实:是经过多种形式、风格的多方面的实验,其中也包括了失败,最后才逐渐找到最适合自己与时代需要的诗歌形式与风格的。”
其中,“第一辑全是诗剧;第二辑收录激情喷涌之作,显示雄浑的诗风;第三辑是小诗的汇集,或冲淡,或飘渺迷离。”处加注释:参看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据说‘这些佚诗具有多样的风格、体式和追求,其中有相当多的作品并不具有五四时代的时代特征,并不具有浪漫主义或现代主义的艺术倾向,也并不是包含火山爆发式的激情’,有的诗多描写当下生活场景,也有很多散文化的因素,接近早期白话诗。”处加注释:魏建:《郭沫若佚作与<郭沫若全集>》,《文学评论》2010年第2期;参看姜涛:《“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第二节内容无变动
第三节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
P84删除部分:具有特别意义的是《洪水时代》,浑雄的音调,广阔的画面,上下求索几千年,在古代英雄与近代劳工间找到了精神上的内在联系,寄希望于“未来的开拓者”,预言着“第二次的洪水时代”的到来。
P85删除部分:在《前茅》里,诗人敏锐地感受到新的革命高潮逼近的时代气息,一面宣告和与时代精神不相容的旧的情感、追求的决裂:“别了,虚无的幻美”、“你厚颜无耻的自然哟,······我从前对于你的赞美,我如今要一笔勾销”,一面关注着代表时代前进方向的工农命运与斗争(《上海的早晨》、《励失业的友人》、《朋友们怆聚在囚牢里》),诗中出现了“镰刀”、“戈铤”、“炬火”、“金钲”等形象(《孤军行》),热情呼唤着:“二十世纪的中华民族的大革命哟,快起!起!起!”
这一切全建筑于对工农力量的确信,对于革命道路的正确选择:“在工农领导之下的农民暴动哟,朋友,这就是我们的救星,改造全世界的力量”(《我想起了陈涉吴广》)。
第四节 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剧作
新分段处:p88“从追求个性解放的诗人到···表现了自己的人格和个性。”处分段。
删除内容:p87剧本是自觉地追求政治主题的尖锐性的。因此,郭沫若的“屈原”不仅不同于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而且
改动增添部分:《屈原》里的“雷电颂”完全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就是他自己。变更情况:《屈原》里的“雷电颂”既传达了时代的呼声,更是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郭沫若笔下的屈原就是他自己。
年表部分:
删除内容:1923年:1月 《黄河与扬子江对话》发表于上海《孤军》第1卷第4、5期合刊,收入《星空》。2月 《孤竹君之二子》(诗剧)并“幕前序话”和“附白”,发表于《创造》季刊1卷4期,收入《星空》。
第六章 新诗(一)
本章版本比较由@灵林玖玖完成
第一节: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1、改“而向”散文化“方向的努力,则又显示了背离占主流地位的”唐诗“传统,向”宋诗“靠拢倾向。”为“而向散文化方向的努力则又显示了背离占主流地位的唐诗传统,向宋诗靠拢倾向。
2、改“这也构成了”诗界革命“的一个极限”为“这也构成了诗界革命的一个极限。”
3、改“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正是选择了梁启超后退之处,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和进攻方向”为“以胡适为代表的”五四“新诗运动正是选择了梁启超后退之处作为理论的出发点和进攻方向”
4、改“这正是”五四“时期的文化(文学)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为“这正是”五四“时期的文化、文学启蒙主义在诗歌观念上的反映”。
5、改“所谓”做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改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要求”为“所谓”做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改怎么做,就怎么做“的要求”。
6、改“这就是说,”五四“新诗运动的”散文化“与”平民化“的目标,两者之间,是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为“这就是说,”五四“新诗运动的散文化与平民化的目标之间,是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的。”
7、改”大有不容(新诗)之概“为“大有不容新诗之概“。
第二节“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1、增添了一段:胡适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他的第一部诗集取名为《尝试集》是大有深意的。早在1915年夏至1916年春夏期间,胡适与他的朋友就为是否白话文写作展开过激烈争论。最后择反对者也承认小说词曲可以用白话,但仍坚称“诗文则不可”,原因即在中国的传统诗词已有以文言为载体的成熟格式,轻易变动就不成其为“诗”。胡适也因此认识到要推动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文学革命,“现在只剩下一座诗的堡垒,还须全力去争夺”,办法也只有一个:全“在吾辈实地试验“。
2、增添“正因为是实验,必然留下许多旧的痕迹。“
3、改“他的《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试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为“《尝试集》充满了矛盾,显示出从传统诗词中脱胎、蜕变,逐渐寻找、实验新诗形态的艰难过程。”
4、删除“而早期旧体诗(主要收集在《去国集》中古体又占了多数,表现出”重古风,轻律诗”,追求“散文化”的倾向,但这时期的所谓 “作诗如作作文”之“文”,仅仅是指“古文”,胡适的试验也就没有超出宋诗与“诗界革命”的范围。
5、改“而以“晦涩难懂”为特征的另一路“为” 以晦涩难懂为特征的另一路“
6、改“——当然“为“当然。”
7、在诗的形式上出现散文化倾向分两段叙述,并在第一段增添:早期白话诗人其实都有一个“重精神轻形式“的倾向。周作人说他的《小河》本来是写散文诗,现在却是“一行一行的写了“;而朱自清的《毁灭》的原稿是分行写的,抄写时觉得太废纸,就改为散文;使人们显然更重视诗的精神和情绪表达,而不在乎是否分行这样的外在形式。”
第三节,变革中的新诗。
1、将原来的第三节、第四节、第五节和第六节合并为一节,将四节的内容改成四个小标题,分别将
(1)第三节“开一代诗风”的新诗创作“改为”(一)早期创造社诗人的反叛:“开一代新风”;
(2)第四节“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改为“(二)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3)第五节“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改为”“(三)“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4)第六节”早期无产阶级诗歌“改为”(四)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2、删除郭沫若则以更明确的语言概括了他的诗歌观:”诗的本质专在抒情。“
(一)早期创造社诗人的反叛:“开一代新风“
3、改“早期白话诗“不重想象”的平实化倾向也受到创造社诗人的挑战“为” 早期白话诗不重想象的平实化倾向也受到创造社诗人的挑战“。
4、改“当时自视与创造社”同调“的闻一多”为“当时自视与创造社同调的闻一多。
5、改”我冒犯了人们的指责“为”我冒犯了人们的指摘“
6、增添”在诗的形式创造上他们也更他自由与自然,以至胡适十分动情地说:“我现在看着这些彻底解放的少年诗人,就像一个缠过脚的妇人望着那些真正天足的女孩子们跳来跳去,妒在眼里,喜在心头。”
7、是在周作人翻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翻译的《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产生的前面删除“小诗体是从外国输入的。“在后面增添周作人因此说:”中国新诗各方面都受欧洲的影响,独有小诗仿佛是例外,因为他的来源是在东方的。
8、删除“小诗的出现,一方面表现了诗人对于诗歌形式的多方面的探索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捕捉自己内心世界微妙感情与感受的努力”。增添:“周作人说它有两个特点:一是表现”对于平凡的事物之特殊的感兴“达到”平凡的特殊化“,一是表达的”简练“与”含蓄“。
9、改“使他的抒情诗具有一种“沉思”的调子“为” 使他的抒情诗具有一种沉思的调子。
10、在第小一节末增添“冯至在1927年写有《北游》,创作又有了新的突破:选取组诗的形式,叙写畸形繁荣的现代都市和病态的现代人性,两次用”荒原“来象征现代文明与现代人生的荒芜。这是冯至”独立地拓展他的创作的现代性的自觉尝试“,由此转向内心的拷问,提出了自我存在的根本追问:”我生命的火焰可曾有过几次烧焚?“”我可曾真正地认识/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这不仅较之1930年代象征派诗人境界更为深沉,格局更大,而且为他自己1949年代的创作高峰做了铺垫与准备。
(二)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11、改“前期新月派,是1927年以前,“为“前期新月派,是1928年以前“
12、在“从前期创造社到新月派是一个既继承又否定的历史进程’前增添“指出”。
13、在中国的新诗创作于是进入了一个“自觉”的时期前增添“宣称”我们诗的意境与技术不是取法古人,也不是模拟西洋;我们的诗是新诗,是创造的中国之新诗。“
14、改“即变“直抒胸意”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为“即变直抒胸意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
15、将新月派诗人在艺术上的尝试由原来的一段分两段叙述。
16、改“正是为了创立”中国式“的新诗”为“正是为了创立具有”中国式的美“的新诗。”
17、闻一多提出于“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在韵脚)之外,增添两个字”提出“。
18、在但总的来说前增添“新月派诗人也用了很大的力气来进行西方格律诗的转借,其中有得也有失。新月派的重要诗人于赓虞就检讨说,”当时《诗刊》的作者,无可讳言的,只锐意求外形之工整与新奇,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内容之充实。
19、增添一段:新月派诗人尽管有着大体相同的追求,但更为重视的却是个人独特的艺术个性,并涌现了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具有鲜明个人风格,自觉进行新诗实验的诗人,这本身即是新月派对新诗发展的一大贡献。
20、改“闻一多(1899-1946年)是前期新月派”领导文学潮流“的代表诗人,却最集中地体现(揭示)了新月派的内在矛盾”为“闻一多(1899-1946)是前期新月派领导文学潮流的代表诗人,却最集中地体现新月派的内在矛盾。
21、增添“这种冲突”四个字在“在闻一多这里显得格外的尖锐”前。
22、改“他写下了被称为”爱国主义“的诗篇”为”他写下了被称为爱国主义的诗篇”。
23、改“正是这种”东方主义“的文化观”为“正是这种东方主义的文化观”。
24、在(以上收入《死水》)后增添“……“
25、改“成为闻一多向”和谐““均齐”的传统美学理想靠拢的内在依据“为” 成为闻一多向和谐、均齐的传统美学理想靠拢的内在依据“。
26、改“言辞的洒脱与情感的偏执(《你莫怨我》)……后“删除”等等“两个字。
27、在段尾增添”闻一多之于郭沫若,新月派诗人之于创造社诗人,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是很有意思的。“
28、在论述徐志摩一段删除“徐志摩总在不拘一格的不断试验与创造中追求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统一,以其美的艺术珍品提高着读者的审美力:徐志摩在新诗史上的独特贡献正在于此。“在“《志摩的诗》几乎全是体制的输入与试验前增添”陈西滢评论说,并增添以下文字:经他试验过的有散文诗,自由诗,无韵体诗,奇偶体诗。”徐志摩还做了“新诗戏剧化、小说化“的试验。可以说,徐志摩以其令人叹服的生命活力、创造力和才情,成为中国新文学、新诗历史表青春期的”一道生命水。’
29、在论述朱湘一段增添“但朱湘的诗歌艺术的试验却遭到了冷遇,而他那“外形内含那么柔和温暖,却缺少忧郁的诗作,于那个时代的青年也是隔膜的,这对于视诗歌创作为生命的”本质性诗人“朱湘都是真正致命的。”诗人之死“也成了现代诗歌史上的永恒话题。
(三)“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
30、改“如果说新月派诗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实践是对早期白话诗的”非格律化“的一次历史的反拔。”删除”如果说“,改为“新月派诗人新诗格律化的主张与实践是对早期白话诗的非格律化的一次历史的反拔。
31、改“该与西方文法所表示的科学逻辑思维(也就是散文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为” 该与西方文法所表现的科学逻辑思维(也就是散文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
32、改“是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这篇文章”为“是1926年早期象征派诗人穆木天《谭诗——寄沫若的一封信》一文”。
33、改“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沟通)“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为“从强调诗歌的抒情表意的”表达、沟通“功能转向”自我感觉的表现“功能。
34、改”在艺术上也自然以“明白,亲切”为大忌“为”在艺术上也自然以明白、亲切为大忌。
35、改“这种“内转”,同时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主流“为” 这种内转,同时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主流“。
36、改“明确提出了将东西方诗歌“沟通”的理想”为“明确提出了将东西方诗歌沟通的理想。”
37、改“周作人在《<扬鞭集>序》里也提出以”象征“作为东、西方诗歌的联结点:“为“周作人在《<扬鞭集>序》里也提出以象征作为东、西方诗歌的联结点:“
38、改”都只是一种理论的提倡——理论倡导在先,创作实践滞后,这正是中国新诗(以至整个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特点“为” 都只是一种理论的提倡:理论倡导在先,创作实践滞后,这正是中国新诗以至整个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特点。”
39、“诗人把一连串的形象:”删除“诗人”两个字。
40、在论述李金发象征派诗歌将原本一段分为两段,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前面加”人们在考察李金发发“意象—象征”为中心的诗学试验时,注意到了他多方面的开掘与贡献,如“在平淡的日常事物中发现诗性的人生哲理,并赋予诗的意象一种哲理的韵味”;富有异国情调的意象的创造,城市漂泊者的意象的描写,“为现代都市诗的创作作了最初的准备”;审丑意象的大量出现,“引起新诗创造者与接受审美心理的变革”,都为新诗创作拓展了更大的空间。
41、删除“同时期的小说家、散文家(如废名、俞平伯)也在试验采用文言词语以增加文章的”涩味“,与李金发等在新诗语言上的努力表现了同一趋向。
(四)早期无产阶级诗歌
42、删除“从那群众的波涛里,才能涌现出一个真我“(蒋光慈:《自题小像》),删除”蒋光慈:”
43、改“《女神》式的对”自由、独立的个人“的肯定与表现转化为对无产阶级”战斗的集体主义“的歌颂”为“《女神》式的对”自由、独立的个人“的肯定与表现转化为对无产阶级战斗的集体主义的歌颂”
(完)
第七章 散文(一)
本章版本比较由@生长在撒哈拉的花完成
引言部分
1.改所有“30年代”为“1930年代”。
2.将“最后一个原因,是因为‘化传统’化得较好”调整为“第三个原因,似乎和前述第二点有些矛盾,却也是必须承认的,就是散文特别是小品文这种形式更适合表现传统的感性和审美习惯,而且‘化传统’也会化的较好。”
3.将“创作时往往更便于也更自觉地从传统散文中”前的“散文作家”删去。
4.将“散文的体制”前的“如同朱自清所言”删去。
第一节:《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改“《自言自语》”为“《火的冰》”。
2.改所有的“20年代”为“1920年代”。、
□第二节: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在开篇增添如下一段关于周作人个人介绍的论述:“周作人终生挚爱散文写作,那是他的生活方式,通过写作他可以达到心理调适。若论散文成就,除鲁迅之外,恐无人能于周作人比肩。不过周氏兄弟二人的风格迥然不同,鲁迅写血性文章,萧杀中有浩歌奔涌,周作人则种自己的园地,昏暗中摇曳思想的闪光。周作人的创作产量极丰,发表过1808篇散文,出过36个集子。早期的周作人出入新潮,是新文学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
2.删去“作为一个现代文学史上有巨大影响的散文家”,并在此处增添“他在散文领域所做的第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3.改“现代文学艺术”为“现代文学”。
4.在“闲谈体”后增添“似乎是在随意地闲聊”。
5.将“所追求的是自然而隽永,是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调整为“所追求的是自然而诚恳,有意与教化或做作拉开距离,读来如好友的促膝而谈,亲切有趣,富有艺术意味。”
6.在“平凡琐碎”后增添“多为地方风物、衣食住行、历史掌故等等”。
7.改“有特别的情趣”为“读周作人散文,最让人有所感触的是‘情趣’”。
8.改“必须部分”为“必需”。
9.在“都会心领神会”后增添如下论述:“荠菜是浙东人春天常吃的野菜,乡间不必说,就是城里只要有后园的人家都可以随时采食,妇女小儿各拿一把剪刀一只苗篮,蹲在地上搜寻,是一种趣味的游戏的工作。那时小孩们唱道:‘荠菜马兰头,姊姊嫁在后门头’”。
“这是名篇《故乡的野菜》中的一段。周作人的小品很多都这样,无修饰,不做作,用的是极平淡、朴实,甚至有点“拙”的语言,却满盈着趣味,特别是那些容易被庸常的生活所掩盖的趣味。所谓‘简单味’的审美效果也就这样形成了”。
“从中悟出人情物理,初看散漫支离,有些絮叨。细读却又感觉的到,其中所隐含的力度。如胡适所说。是平淡的谈话中,包藏着深刻的意味,所以再简单位置外又常带有涩味.的文章之涩,可能与不欲言明的心绪之涩有关。很多情况下,又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他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若橄榄板很耐人咀嚼的味道。如雨天的书自序二中,有这样一段叙说:我从小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古训,后来又想溷迹于绅士淑女之林,更努力学为周慎,无如禀性难移,燕尾之服终不能掩羊脚,检阅旧作满嘴柴胡,殊少敦厚温和之气。呜呼,我其终为“师爷派”矣乎?虽然此亦属没有法子。我不必自以为是越人而故意如此。亦不必因其为学士大夫所不喜,而故意不如此。我有志为京兆人,而自然不容我为浙人,我一随便而已耳”
10.将“周作人的小品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合,产生一种涩味和简单味,很耐人咀嚼”删去,并在此处增添调整后的论述:“这是白话文,却又融汇了某些文言和欧化句式,读起来似乎不那么顺畅,却是有意让你慢下来,体会那种古雅而隽永的语感,这也是文章“涩味”的来由。‘简单味’与‘涩味’似乎矛盾,其实两者在周作人许多散文中往往是糅合在一起的”。
11.将“他的闲话体散文有些类似明人小说,又有外国随笔那种坦诚自然的笔调,有时还有日本俳句的笔墨情味,周作人显然都有所借鉴,又融入自己的性情加以创造,形成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一句中的“他的闲话体散文”改为“这一文体”;并在这段论述前增添“周作人的散文乐于采用谈话的口吻,人称‘闲话体’”并讲这段论述整体调整至“令人回味无穷”之后。
12.在“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仍有不少出产”后增添如下一段论述:“谈‘草木鱼虫’多了,题跋笔记之类多了。他是杂家,喜欢象牙塔里观人间万物,心绪与学识杂糅,往往就出来某些奇思箴言。如讽刺中国的文章“好思想写在书本上,一点都未实现过,坏事情在人间全已做了,书本上记着一小部分”(《灯下读书论》),认为“欲了解中国须得研究礼俗,了解日本须得研究宗教”(《我的杂学》)。类似的‘闲话’随笔,平和中有犀利的针刺,让人读来有或明或暗的快意。”
13.在“对周作人‘公抄文体’散文历来毁誉不一”后增添“其中有的确在‘掉书袋’,比较沉闷,但也有不少透露着睿智的思考”。
14.在最后叙述周作人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影响时,将结尾一段改写为:“作为现代散文创作的巨匠,周作人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又分出‘言志派’一脉,以闲适、青色、充满趣味性、知识性的散文著称,影响潜在而久远。俞平伯、钟敬文、废名、沈从文诸人,乃至当代的汪曾祺、张中行等,都是这一派的散文作家”。
15.在“繁缛晦涩”后增添“绵密重滞”。
16.在对钟敬文的论述前增添:“师承或者接近周作人一派的散文家还有钟敬文(1903-2002)”。
17.在“另一位”后增添:“更是得周作人‘真传’”。
18.在关于废名的论述最后“废名气”之后增添:“不过时过境迁,这位周作人特别赏识的作家,创作的影响与日俱增”。
第三节:冰心、朱自清与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
1.第一段开头,改“美文”为“散文”。
2.在“冰心”名字后增添“(1900-1999)”。
3.在“做通篇句式读解”前增添“语法学家把它当作语料”。
4.改“冰心体”后的“文章”一词为“散文”。
5.在“显示出清丽的风致”后增添“和许多‘五四’作家不同,冰心几乎从来不写两性之爱,也很少涉及灰暗的人生,她乐于从孩子的视角想象圣洁和谐的世界”。
6.改“大海的无限深情”为“大自然的无限眷恋之情”。
7.将“对于文体,冰心也有自觉的追求”调整修改为“‘冰心体’的形成也得益于这位女作家独特的形式感,她对文体及语言表达有高度的自觉”。
8.在“放一异彩”后增添“冰心的创作语言是白话”。
9.在“欧化”前增添“词语搭配和语法上”。
10.在早期新文学作家”后增添如下论述:“又因为冰心作品流利清脆,较适合青春期读者,多选入中小学国文课,群起模仿,易成套路,流为‘新文艺腔’”。
11.将“朱自清是极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可与古典散文名著媲美)的散文家”一句论述调整为“朱自清也是常被选作国文轨范的作者,他的一些名篇脍炙人口。作为庶几可与古典散文名家媲美的散文家”。
12.在“激起读者的心潮了”后增添如下一段论述:“不过,朱自清早期‘工笔美文’,在欣赏其语言精妙的同时,有时也会稍感其细腻过甚和着意为文,他后来的散文(如《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就转变了笔法,更成熟自然)”。
13.改“20年代人”为“当时人”。
14.在“愤怒的呼喊”后增添“叶圣陶的散文优势在语言和结构,针缕绵密,极少懈笔冗词,因此常被选作国文教材的范文”。
15.调换“《藕与莼菜》”与“《五月卅一日急雨中》”的叙述顺序。
16.在叙述王统照一段文字中,将“散文诗”改为“哲理性散文诗(如《童心》)”。
第四节:郁达夫与创造社作家散文
1.删去“他早期散文一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并在此处增添“郁达夫本时期的散文影响亦大”。
2.在“他声称比起小说来”前增添“郁达夫有一名言,足以表明他写散文的心态”。
3.删去“他和郭沫若散文的主要方式”。
4在“就如同走进了他的生活”后增添“如《日记九种》将自己每日的遭遇包括所思所想都如实向作者倾诉,有点类似当今某些坦露的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文字’,这样真率自然的写法,不但在传统散文中少见,在新文学中也很独特”。
5.改“色情描写”为“情色描写”。
6.在“写出来的小说和散文实在很难区分”前增添“他也曾尝试写小说”。
7.在“写出来的小说和散文实在很难区分”后增添“这种文体的‘穿越’也带给他创作的某些自由,人们阅读时不必太去苛求,只把他看做抒情诗人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