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成〈大学〉学习笔记86》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康诰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故治国在齐其家。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宜兄宜弟。"宜兄宜弟,而后可以教国人。
《诗》云:"其仪不忒,正是四国。"其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谓治国在齐其家。】
今天是戊戌年癸亥月庚戌日,十月初七,2018年11月14日星期三。
今天开始学习王夫之先生对传九章的论述。
船山主要帮助后人认识"理一分殊"的道理,这个道理指出一个关键点:任何一个环节都在,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替代,更不过跳过,所以,不存在一了百了。其次,船山帮助后人分清了一个"教"字,这是从家到国,从齐到治的核心关键词!可以说,家国的成败兴亡,系于一个"教"字。
船山说,《章句》上对"立教之本"的解释,只是从性情会通处阐明家和国的养和治是同出于一理的,进而说明教家就是教国。
"识端推广",即从点滴体会中扩充出去,这是朱子延伸说明的一段文字,并不是传九章的文本中原有的内容。朱子为什么要做这个发挥呢?他的目的在于提醒读者注意,不要把孝、弟、慈说得太容易,以为这是天性使然、不学而能,把它们等同于女子不必学养子而后嫁的例子,所以补充了"识端推广"的文字,强调说明"理一分殊"的道理:教家和教国,道理虽然一样,方法完全不同;事情和领域已属不同,有不待学而不可的地方。
明天继续。
【学习参考书目】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著
《张居正讲解<大学>》张居正著
《资治通鉴直解》张居正著
《读四书大全说》王夫之著
《张汝伦老师诸书》张汝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