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终于,我大三了。九月份一开学,就感受到了完全不同的气氛。大家开始各自忙碌,每天早上六点半,大家就都已经起床,再也找不到大一、大二一起睡到中午的日子。宿舍六个人,有四个报名了教师资格证,准备参加教师招考。当然也包括我自己。另外两个准备考研,一个本专业考经济学,另一个为了避开数学加入了考法硕的大军。这是九月份的我们。
2015年10月,国庆假期过后,我们返校了。A回来说的第一句话是我不想考研了,B说我真的以后要回家乡村里当个小学老师吗……由此,我们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烈讨论,又得出一个新的答案。两个人准备当老师,一个人工作,三个人考研,其中c又改变了九月份时确定的专业,并且准备将九月份新买的考研资料低价卖掉,再买新选专业的书籍。这是十月份的我们。
这就是现阶段的我们,总在变换着自己的选择,却每一次都不够坚定的走到最后。看似有方向实则很迷茫的我们。毕业了,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我的大学生活,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大一游走在社团活动的新鲜感中,大二奉献给了各种韩剧,平时偶尔也犯懒逃个课,通宵去唱k,跟风考了个会计从业资格证和计算机二级证,这便是我的大学了。大三开学离家时,母亲再三的叮嘱我要好好准备教师资格证,母亲的梦想就是让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父亲则支持我继续读研。在读大学时,母亲就非常想让我报考师范类专业,而父亲则说经济学能够锻炼人,最后,我抱着对初高中应试教育的厌恶摒弃了师范类专业,读了经济学。这也使得母亲在之后的两年里常与父亲争论当时的选择是否正确。现在,又到了选择的十字路口,面对与两年前同样的被安排,我在高等数学的漩涡里转了两周之后,终于在有一天晚上情绪失控了。我羞愧于自己的懦弱,自己的青春就要结束了,仍然没有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把自己局限在找个安稳的工作养家的圈子里,却忘记了问问自己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被周围的人与环境推着走,推着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不适合自己的事情,而忘记了坚持自我。记得问问自己还记得曾经那个想想就让你激动地发抖的梦想吗?记得问问自己现在的选择真的能让你开心吗?
曾几何时,我们在现实面前选择了一份自己不怎么喜欢,却高薪可以给家人带来舒适的工作,我们渐渐的忘了去追寻自己曾经的梦想,我们再也不是那个天真冲动的孩子,我们开始变得世故圆滑,并将这美化为社交技巧,我们开始疲惫的去应付工作,并将这抱怨为生活所迫,
可在静谧闲暇时,你是否也有那丝丝的不甘呢?这是你的人生啊,还未曾领略过一番世间心酸美好,却一心求稳,惶惶终老,这样的生活,你真的喜欢吗?
毕业季我们的迷茫是真的迷茫吗?其实你根本没有迷茫,只是没有活成自己理想中的样子罢了。试着去接纳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不要因为这样那样的借口放弃自己的坚持,而等待生活的被动选择。想想那些一次次变换的选择,是不是都不是我们真正喜欢的呢?生活有无数种方式,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我们不必把自己局限在求稳的圈子里,勇敢的去追求自己想做的吧,哪怕它看起来并不是那么光鲜亮丽,哪怕它在他人看来并不那么优秀,可那又何妨呢!Who 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