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委屈哭泣,但从未放弃生活
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时刻——生活一地鸡毛,我们还得努力管理情绪,在外人面前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遇到人生的低谷,我们瘫软如泥,没有前进的力气,可我们还得给自己加油打气“其实生活还好”,等到夜深人静独处的时候,内心翻江倒海。
(一)
朋友在找工作,认真准备面试内容,试讲结束后,面试官竟然说了一句:“你讲的课让我听着真痛苦”。她无言以对,除了尴尬更有难以言说的愤怒。我安慰她:“这样的老师,不配与你共事。这样的工作机会,即使丢了也不足为惜”。我替她难过,在感慨生活的无情时,也想起一件往事。
2014年的寒假,为了积攒学费,我去广东找临时的兼职工作,公司HR看了我的简历后,他让我做一个表格作为考验,大概是慢了些,我做出来后,他轻蔑的眼神让我毕生难忘。我没有继续听他讲什么,当即就走出了他的办公室。在公园的长椅上,我第一次感觉到了被拒绝的羞辱感,不禁掩面而泣。
(二)
妮子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每到周末,同事有事都会找她,她随叫随到,毫无怨言。一年后,她终于厌烦了这一切。这种厌倦来源于一件件小事。
寒冷刺骨的冬天,她到了办公室后,发现别人的袜子竟搭在她的杯子上烤着,同事看不过去,就把照片发在了工作群,一直没有人回应,直到分管领导说要调查监控,有个大婶才慢腾腾站出来,在领导的要求下勉为其难地道了歉。她事后淡淡地叙述着这一切,我不由得心疼起来。我问她:“你恨她吗?”她平静地回道:“当时难过至极,事后,该打招呼还是打招呼,此外再无其他。这里的一切,让我再无留恋之心”。
(三)
朋友小娟昨晚和我聊天,她说:“这么多年来,第一次听到母亲在电话里哭泣,她难过得像个孩子,我心疼的说不出话来,却还哈哈大笑,只是为了让她感觉开心一点”。原来,人难过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弱小无助。
小娟的母亲张阿姨,今年54岁,在公司工作。她和发小感情笃厚,今年相约一起在一个公司工作,她们在同一条流水线上做配件,开始时,两人不分彼此,不管做出多少产品,两人都按总量平均计算薪资。慢慢地,矛盾浮出水面。最终两人因为计数不同而当众撕破了脸。张阿姨一边加着班,一边哽咽地细数了她们工作中令人不满的点点滴滴,心里委屈至极,最后感慨到:“有时候,熟人不如陌生人待你亲切。现在说出来就好多了。”小娟看母亲心情不好,让她回去休息,她还是没有,坚持着做完最后一箱零部件……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有一段对白,玛蒂尔达遭遇了很多坎坷后,问莱昂:“是不是人生总是如此艰难,还是只有童年如此?”莱昂回道:“总是如此。”对于成年人来说,身上有着太多的责任和负担。摔倒了,只能自己爬起来,除了继续往前走,别无选择。痛苦到了极致,会用眼泪释放压力,哭够了,就洗把脸,继续面对灰暗的生活。 成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两个字。让人无奈的生活,成了不能对最熟悉的人诉说的最沉重的秘密。许多人在“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的日子里,默默忍受着一切。在悲伤吞噬之时,我们曾在公园的长椅上、人流拥挤的地铁上掩面而泣,甚至还在电话里放声痛哭。尽管很痛苦、很痛苦,但第二天太阳升起时,仍不忘给生活一个笑脸。
被人拒绝、与人撕破脸这些小事,在生活中可谓不胜枚举,它本身并不可耻,可耻的是我们被拒绝、被伤害,却仍然没有发现真相:当你弱小时,坏人最多。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遇到委屈,我们悄悄用哭表达情绪,只要还能哭,哭完仍然坚持努力活下去的人,何尝不是生活的强者。
在我们弱小的时候,委屈哭泣并不可怕,只是,一定记得别放弃生活啊,它还等着你升级打坏兽呢!
(原文首发于个人微信公众号“金州文学”:我们曾委屈哭泣,但从未放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