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15)说的清晰简练又有逻辑

言值课堂第三讲
员工向老板汇报工作:(看完需要一定的耐心)
报告老板!内个今天我去找了那家报社,内个他们陈经理态度很不好!也不想继续跟我们合作的样子,让我们投放广告的样子。然后我好像听说有另外一家出版社,好像价格优势很明显,然后提供的服务也差不多。这个这个,我还问了小李的意思,他好像还是建议投放到原来的内个内个报社…然后内个怎么说呢?我问为什么,嗯,小李说已经合作过的,很多对接的工作大家有可能比较熟悉,就是说就是说换来换去会有工作量。然后我又问了财务的意思,他们说,如果这家出版社价格低,后续合作会很有优势,我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对了,陈经理态度不好,我想大概是他家出了些事件,我觉得吧也不能全怪他。内个老板,我刚说了好多东西啊,我也不知道我说了什么,老板你听懂了吗?
老板:双眼呆望天花板,瘫在椅子了…

哈哈,你是否有过讲话过程中会不自觉的、控制不住的、一直反复出现的,这个,内个,那个,好像,然后……。越说越快,越快越没逻辑。听的人失去耐心,说的人也没了自信。

为什么会不受控制冒出这些无意义无营养的词?那是因为我们说话的速度远超过思考的速度,说了上句,下句还没想好,所以人本能的发出这样的小词来填补这些空白。

问题就来了,这些小词有个难听的名字,寺昆老师称他们为“赘字”。赘字会让表达臃肿,削弱讲话的清晰度。在一对一沟通时,让对方听不出重点,给对方造成困扰。在一对多沟通时,对方会认为你准备不周,降低你的可信度。

说的很对,赘字如同赘肉,消灭一个算一个。不过最近在听sara讲老友记,里面提到一些地道的小词俚语,建议多用,会显得语调柔和,不生硬。真是公说公有理呀,先按下不表。

寺昆老师提出克服赘字三步法

1自我评估。先列个表,罗列自己常说的口头禅。然后找朋友聊天,谈天说地随便发挥,偷偷录下来五分钟。重放录音,对照表勾出自己的赘字。

这样一来,也许会惊吓到自己,好庞大,好顽固!

2降速停顿。赘字明朗了,接下来一想说赘字时,马上提醒自己放慢语速,大胆停顿,让自己思考。

3还有一个有趣的训练法——给杯子加水。准备两个杯子,一杯是饮料,一杯白水。开始说话,每当出现一个赘字就倒一点白水到饮料中,再出现就再倒。最后自己把兑了水的饮料喝掉,真切感受一下充满赘字的语言是什么滋味。

解决了赘字,让语言纯净清晰。再来谈谈如何让语言简练。

先来看一个自我介绍:我从事移动通迅产业链下游服务业,智能高端数字通迅设备表面,高分子化合物线性处理的工作。
猜猜看!简单来说,我——就是做——手机贴膜的。

要把专业术语变成通俗易懂的语言,举个例子,打个比方都是很好的方法。我很喜欢对牛弹琴这个说法,错误的不是牛,而且弹琴的你,为何你不喂草?

我想到前几天华为的销售来我处宣讲,说到一个医院影像系统的存储设备,他说了两种存储方式,做了一个比喻,一种好比一节节高铁车厢,增容时每次加挂车厢,都会给车头增加负担。另一种好比动车车厢,每节车厢自带动力,加挂多少也不会出现瓶颈。

If you cannot explan it simply,you dono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Einstein.

干掉了赘字,简练了语言,最后一步进阶就是如何使表达更逻辑。

这里老师也还是提出三个步骤。

1确定一个主题,找到船的大航线。因为人是容易走神的动物,若不在最初的谈话找到一个主线,很容易说着说着跑题跑偏了,所以确定主题就是定基调,让自己的思绪不乱飘。

2做分类,抛下三个锚。我理解为语言的梳理,为了听者容易接受,听得不费力,自己先捋一捋,整理出条理来。一般日常即兴谈话,说三点最合适,多了凸显不了重点,少了显得没水准。不多不少就三点。

3重申主题,带听众上岸。辩论赛辩手叫雄辩,说的铿锵有力,总结陈词将自己的观点砸进对方的脑袋。

学完了以上三点,表达清晰、简练又有逻辑的你,再向老板汇报一次工作吧:

报告老板,关于投放广告,我今天调研了两家出版社。有两个方案请您定夺。一家是以往有过合作的,优点是合作起来不会增加工作量,缺点是经理态度欠佳。第二家的优点是价格低,财务说长期合作会有优势,缺点是既往没有合作过。

怎么样,不错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拆开“盲”这个字,就是“目”和“亡”,是眼睛死了,所以看不见,这样一想,拆开“忙”这个字,莫非是心死了?可是,眼...
    景晨在路上阅读 339评论 0 0
  • 只胖不瘦这两个月,南岳的冬天过度阴冷,空气润得于这小镇有关的所有记忆都是潮湿的。冬天街边的香行一如即往地且礼貌的跟...
    壹個人説阅读 2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