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着光回家
今晚从衡水校区回家,没有走高速公路。想着不着急,超小路慢慢走。
路上很黑,只有迎面而来的大货车的灯光有些刺眼。本来道路也不是很熟悉,开得很慢。西风起,秋意凉。透过半开着的车窗,阵阵凉风铺面而来;车里响起刀郎的《世界如此寂寞》。一首歌,一个人,一辆车,透着音乐的伤感。
突然,前面出现了一丝微弱的光,我慢慢踩下刹车,仔细观望着。一辆红色的带篷的三轮车,它那车灯下的点点微光,相比迎面那大卡车的探照灯,如果黑夜的天空中太阳和星星相逢在路上。在仔细看时,三轮车后面篷子里露出了两个小脑袋,一个梳小辫的女孩睁着大大的眼睛,望着三轮后面的汽车,嘴里还似乎在说着什么。旁边的那个小脑袋瓜一定是弟弟,看起来有些疲惫,眼睛似乎要闭上了。我走得更慢了。
这一定也是跟随爸爸走在回家路上的两个娃,虽然三轮车的灯光并不明亮,但也一样照亮了回家的路。
这时,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事。那时父母忙着农活,很少能早回家。我在家门口写完作业,左望右望,不见人影。便一个人走着去田间寻找家人,路上也是一样的黑,而我那时也仅有8岁。也是一束光,一位夜间浇地的伯伯,打着手电筒在路上看到了哭得稀里哗啦的我,把我放到小推车上,送我回家。那束光,也很微弱,但我至今难忘。
我想着走着,已经超过了那辆三轮车很远了。我特别想,停在路边等他们,用汽车的灯光送他们回家。无奈路上车辆很多,汽车停在路上也很危险,只好作罢。我想,他们不用我目送,也一样可以顺利回家,因为,三轮车也有灯光。
回家的路很漫长,我想起那段话:少年时读李白,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不羁;中年时读杜甫,终于理解了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仁爱。从古到今,世间百态写尽悲欢,人生如梦初醒般涅槃。
那一刻,生命的火花擦亮了一道道光芒,照耀着前方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