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看待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的哪些方面着力,希望孩子怎样度过小学,对孩子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智的父母不可不察。
1、 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长的根本
某种程度上,学校教育更像是让儿童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化做得
好与不好,关系到孩子以后的幸福。培养孩子的身心,更多地要依靠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优势之一是可以通过集体学习、团队合作,帮助孩子更快地掌握知识,但学校的劣势也很明显,就是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偏重遵守规则,而不是激发学生的个性。
建议广大父母,对于学校教育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一方面,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做好家校沟通;另一方面,父母们也要认识到,学校不过是为孩子提供了一种教育方式。它既不理想,也不完美,存在很多问题,此时家庭教育要补上学校教育忽略或缺失的东西。
父母们要警惕凡事争第一的观念。这一点是当前学校教育最大的弊端,即过于鼓励竞争,很少倡导合作。孩子从小就爱争第一,对分数、对排名过于看重,培养出一些斤斤计较的唯分数至上者,这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未来成长。
2、 孩子上学后,家长要做的事情更多
教育如同吃饭,只有营养均衡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家庭教育和
学校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受教育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模式,这两者应该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而不是相互替代。
孩子上学后,不是应该放松的时候,反而对父母有着更大的考验。父母要继续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要有更多的智慧引导孩子扩大自己的视野、阅读范围,多带孩子感受丰富的传统文化,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
3、 家长要多加强与老师的沟通
4、 正确看待分数
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情绪胜过关心他的成绩。那么,即使他的成绩
达不到你的要求,他至少爱你,至少不会走绝路。输在起跑线上没有关系,因为人生是一场长跑,一开始跑得快的,并不必然赢得人生的决赛。而且,让孩子自食其力,自主成才,到任何时候都是家庭教育的根本。
推荐阅读:《男孩的脑子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