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刚走进教室,小W就走向我:“王老师,昨天在宿舍里发生的事情我能不能和你聊一聊”。
我简直无法接受我眼前的一切,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小W吗?
我记得上学期刚开始认识时,只因为我表扬了几个孩子《黄书包》故事续编写得非常棒,他就面红耳赤啥也不学了,气鼓鼓趴在桌子上一节课;我记得,只因为公布的答案和他的不一样,他一下子站起来,高声喊道:“你敢说不是?”宁静的课堂顿时尴尬起来,我自嘲道:“在我们班上课要穿防弹衣”玩笑中化解了紧张……
他的情绪说来就来,持续很久,看着让人感觉心疼!
但是,这已经是第二次,他不带情绪地跟我讨论他和同学之间的矛盾。如果说上次只是偶然的话,这一次我感觉他是有意识在改变。
他陈述了事情的进过:
原来昨晚在宿舍,他有些负面情绪,说气话“我要换宿舍”,小R就得得得…跑到宿舍老师那里去说小W想换宿舍,宿舍老师来他询问是否想换宿舍,他被架在那儿,只能说想换。然后他就被换到了别的宿舍。其实,他内心不是很想换。
我微笑着问他:“你跟我讲这件事情是为了达成什么目标,是想回到原来宿舍?还是感觉自己委屈?想要讨回公道?”
小W没有正面回答我,只是问:“王老师,你觉得这件事情谁对谁错?”
我肯定地说:“不是你的错,不过你可以想一想事情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你看,古语“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你的话,尤其是气话,宣泄了自己的不满,但是也给别人传递了一个信息——你想要离开。宿舍老师问你的时候,因为是你自己说的,又不能对别人示弱,所以你只好应承下来。现在后悔了,话也不好收回来。所以我建议你在生气时,不做重要决定。你要是想回到原来的宿舍,我可以帮你”
“我不回去了,我就是想跟你说说这件事”
“好,你把小R叫过来一下,我也告诉他一下他错在哪里”
小R满脸无辜:“老师,是他自己说要换的,我还反复问他了的”
“如果从“理解和同情”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你可能得到不同的结论。你看,小W是在生气的情况下说的那句话,气话是当不得真的,也不是经过理智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可是你跟宿舍老师一说,小W出于维护自己的自尊,即使心里不愿意,咬着牙也要换宿舍了。你想是不是?我觉得这件事情你有一些越界,你用某种方式替小W做了决定。如果换做你是小W,你是否感觉很舒服呢?”
小R不再争辩,二人达成了和解
小W安静地回教室去了。看着他逐渐挺拔的背影,感觉到他已经在逐渐褪去稚气。
忽然想起《阿甘正传》有首歌这样唱: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一个男人要走多远的路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才能被称为男人
…… ”
以前觉得成长是个极其缓慢的过程
而现在,又感觉成长有时似乎就是一夜之间的事情
也许成长就是这样一个既慢又快的过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