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是普世性的,它绝不会因为你的某种特质而不去造访你。任何人不论高矮胖瘦,贫穷或富有,高贵或低贱都会在其一生中经历难以计数的失败。但同时,失败又是极其隐秘的,它是压倒无数人意志力的最后一根稻草,大多数人由于害怕被它所定义而耻于在人前提及。
可以说,失败如同一位众所周知的敌人,每位与它接触过的人都在承受着它所导致的损失,但每个人都不太愿意坦诚它对自己的负面影响。于是,失败便成了普罗大众之中“最熟悉的陌生人”。
不例外的,在我的成长经历中,不论是身边亲友还是媒体宣传,对于失败所造成的伤害似乎总缺乏一点正视的勇气。
就自己的小圈子而言,虽然亲朋常常会在我遭遇失败时好言安慰,但言谈之间却对失败本身避讳不谈:
有“你一定能行”式:
“我觉得你不会被这次失败击垮的!加油!”“我觉得你没问题的啊!”“你那么优秀没事的!”
有“你已经很好了”式:
“不要太拼了”、“你那么优秀,为什么还要自讨苦吃?”“没关系,你没选上那是别人有眼无珠!我觉得你可好了!”。
还有更无语的“你要学会看开”式:
“没关系的,这都很正常,放平心态。你看小草不会因为身边有大树而停止生长,相反,它将自己长成了一片草原......”。
来开导我的人个个兴致昂扬,仿佛失败并不是什么难熬之事。但每当我鼓起勇气询问他们具体应该怎么做时,他们却仿佛触及了某种禁忌,不能言语了。再三追问之下也只会得到诸如“胜败乃兵家常事”、“失败是成功之母”之类历久弥新的答复,不免让我怅然若失。
媒体宣传中对失败的观念也常常剑走偏锋。
有成功学一类:
大力宣扬一次伟大的成功可以碾压一切失败,然后举几个极度戏剧性的成功个案来给听众打鸡血。
有心灵鸡汤一类:
当我们成功时,就会明白,失败才是我们最珍贵的财富啊!(这什么逻辑,我也很想想明白。)
如同害怕小孩子摔倒后哭闹,就许诺要给他买糖吃一样。这些宣传本质上是在用未来成功所带来的喜悦与安稳来麻痹当下失败所产生的痛苦,但是如果未来的成功终究是没有到来呢?我们怎么办?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教父2中有一句经典台词
“Keep your friends close, but your enemies closer.”
中文意思是:亲近你的朋友,但更要亲近你的敌人。深入了解失败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并不意味着我们鼓励自己失败。如同在建筑物理安装消防栓和摄像头并不是为了鼓励人们纵火或是偷窃一样。了解失败对我们的负面影响只会让我们能够在漫长的奋斗过程中防微杜渐,避免失败对我们行动力的不断侵蚀,如此我们才能走得稳健,走得长远。
那么失败到底会对我们产生怎样的负面影响呢?
首先,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班杜拉对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不理解?没关系,一个例子解释清楚。
今年暑假小明报班学习国画。头两周他学习画马,后两周他学习画竹子。到了期末,国画老师突发奇想,给小明安排了一个作业:让他画一个“竹林憩马图”。
当小明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时,他会立即意识到老师的要求并不过分,因为自己已经基本掌握了分别画马和画竹子的技巧,只要花点心思,画出一幅“竹林憩马图”肯定不在话下。
而如果小明自我效能感过低时,他将没有自信自己画的马和竹子能够很好的组合成“竹林憩马图”,因此对于这个作业容易感到望而却步。
失败会降低我们的自我效能感,我们觉得自己不行,无法胜任一份工作。当我们对此没有了解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逃避有挑战的工作转而选择自己能胜任的简单工作,最终我们只能在高重复性劳动中永远地虚度自己的光阴。
其次,失败会导致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彼时,他用狗做了一项经典实验。
实验一开始,他将狗反锁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其以难受的电击。此时,狗被反锁着,无法逃避电击,只有忍受的份。
多次实验后,狗已经逐渐接受了无法逃避被电击这个事实。此时,即便在蜂音器响后,给予电击前将笼门打开,狗也不会逃跑。更有趣的是,没等电击出现,狗就会率先摔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很多时候遭遇失败或挫折是我们无法预料的,屋漏偏逢连夜雨,频率过高或是强度过大的失败会让我们无意识中形成了习得性无助。
只是看到一点点类似的征兆就下意识地认为糟糕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如同《套中人》中高官的一颦一笑对主角都是一种死亡恐吓般,习得性无助能够在行动开始之前就让我们体验到沉重的失败感,虽然那都是来自过去的情绪体验,但也足以让我们士气全无了。
意识到失败会让我们形成习得性无助,那么当自己很不幸遭受失败并感到前途渺茫时,我们可以理解这样的一种无力感是正常的,如同被猫咬手会感到痛一样,并非我们真的一无是处,而是习得性无助正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
愿各位读者能够正视失败,了解失败对我们的这两种负面影响,在日后的生活中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