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教师的建议》第61条有感
我们都知道要想跑得快就需要天天练习,要想跳得远也需要经常练习,要想有肌肉也需要下功夫练习,那么大脑想要发达一点,脑容量大一点,脑力劳动敏捷一点需不需要练习呢?答案是肯定的。
从来不用脑的人,或者很少用脑的人,他的大脑绝对没有那些经常思考的人发达。这就说明,大脑也需要劳动,需要锻炼。
那怎么算是让大脑劳动了呢?
理解周围世界各种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系,让大脑的视线可以从一个事物转到另一个事物上,还能探明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矛盾关系,依存关系,对立关系,转化关系,排中关系等,这就是在发动大脑劳动,就是在发展思维力了。(老师应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
有些人在看这个事物时就只看到了这个事物,看另一个事物时也只看到了另外一个事物,但是就是无法将二者联系到一起来,比如有的人读书时理解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思,但是初春发现远处一片青绿近看却还是枯草遍地时就不知道为什么,不能把所学运用到生活中,这样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两张皮似的认识状况就不能说他会思考。
还有的学生做应用题时,每个字他都认识,题里的每个事物也理解,就是无法让这些事物之间发生关系,所以就列不出方程式。这样的学生也不会思考。
还有的学生出现前读题后忘意的情况,刚读完题,等到要运用题中条件时却把条件忘记了,也无法进行下一步的思考。
注:学生迷失在具体的形象里,不能从形象中抽取出概念,这导致他思维负担重,脑子里一团混乱。这也是学生无法将题中材料转化为各种关系的原因。(当然,要抽象出概念,就需要对形象有深刻的理解,这项技能的掌握是需要长期训练的,能在大量的事实材料中归纳提取出基本原理、规律、概念。所以说学习的优秀和落后都不是一时造成的,都有深刻的历史原因。学习是一项复杂的,一环套一环的工作,应该步步为营。不然脚痛医脚,头痛医头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自我安慰。)
所以,要锻炼大脑的思维力,就需要让学生多思考相互关系,并且强化记忆力,记住那些必须记住的、思考关系要要用到的材料、条件、概念、原理。(记忆力是思维发展的基础,那些必须记住的基本原理只有记住了,才能在思考时适时出现解决问题。做一道题时,不仅需要利用之前牢记的公式定理来做理论支撑,还需要暂时记住的题中条件、关系来演绎理论。)(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廓清哪些内容是必须要深刻记忆和牢固保持的,整理出相应的知识,制订相应的策略。)
此外,思维品质的提高还应该让思维对象具有一定的难度,在思维爬坡的过程中提升思维的韧性和速度。就像车要跑跑高速跑跑山路才更有劲。
其实每个器官的发育和强壮都需要像训练肌肉一样进行反复、大量、梯度的训练,大脑如此,声带也一样。我们往往觉得多练声声音自然高亢,多练手手指自然灵活,多练眼眼睛自然有神,而认为大脑发达,脑子快是天生的,殊不知除了天赋之外,后天也是可以进行训练的,有些事并没有那么神秘 不要因为它难,因为很多人都没有成功就认为这是人力不能改变的,这种消极思想不可取。真理不多,并且大多从本质上说是相通的,所谓万殊一辙是也。
就是记忆力的强化也是需要反复训练、限时训练、梯度训练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胆地在不同领域里迁移、运用真理吧,说不定你会有一通百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