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则故事。
故事是说马上教师节了,家长群的一个妈妈在群里发言,号召大家一起出钱送给老师一个贵重的按摩椅,以表达对老师平日里对孩子们的照顾和教导。
好了,如果你是家长群里的一位妈妈,你会心情愉悦地出这一份钱吗?
其实平摊这个钱,每个家庭也不用出多少,但心里吧总是有那么点膈应,不是钱的事,但就是有那么点不舒服。
教师节送老师一个贵重的礼物没错吧,钱也不多吧,你想不到送什么别人想好了吧,你没时间去买别人去买没错吧,既然哪里都没错,那怎么总就觉得有些不对劲呢?
上面的故事是以前在听《怪诞行为学》的解读时了解到的,印象深刻啊。自己想不明白的事,心理学家帮你解析好了。
这故事里分三个角色,老师,号召送礼的妈妈,其他妈妈。
从老师的角度,教师节收到贵重的礼物,自然是高兴的。但是老师记不住所有的妈妈,事实上她只会记得第一个提出这个送礼建议的妈妈,所以从老师的角度,每次看到或者用到这个礼物,她都只会想到这一个妈妈。
从号召送礼的妈妈角度,她提出了建议,达到了自己送礼的目的,而且让大家一起分担这个钱,并且营造了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地位,是最大的受益者。
而其他妈妈,虽然出了钱,但老师并不会记住她们中的任何一个。她们就属于出钱为别人的行为做了个嫁衣裳,是属于付出成本但没有收益的一方。
而且这个事情,其他妈妈还不好说不字。不好说这个提议不行,也不好说自己不参与。
那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只能被这个号召的妈妈的提议捆绑,心里不情愿还只能交钱?当然是有办法的,这个晚点说。
不得不说,生活中很多会做人的心机婊都是这样的套路,又想让别人觉得自己重要、有责任心、高尚等,自己又不想付出相应的行为努力,于是就用一些光明正大的带“光环”的理由来捆绑别人一起。
也就是大家一起去担责,有好处自己一个人占了。
关键是,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了,尽管大多数人知道这是个错误,但还是没法避免。
回到最初的故事,书中提到的解决方式就是“跳出群体,回到自己这个个体,并且学会从对方的立场来破解”。比如其他妈妈可以说:“既然这位妈妈这么想,那就由你来负责给老师送按摩椅,也没有多少钱。我们来准备其它贵重的礼物给老师”。
这样,提号召的这位妈妈也不好说什么,甚至是因为自己的“心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而其他的妈妈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给老师准备礼物。
说到个体,必须要提一下个体心理学的最好解读书《被讨厌的勇气》,是对阿德勒心理学观点的哲学解读,阿德勒就是写《自卑与超越》的那位。
什么是自由?大多数时候,我们只关注了行为上的自由,也就是要有足够的财富,足够的时间,可以想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但是,还有一种自由是心理和精神上的。自由是什么?书里说的,自由就是愿意被别人讨厌。
我们生活中都有这么一个印象,碰到的十个人中,总有一两个是你一眼就喜欢的,也总有一两个是你不喜欢的。
这就是人际交往的铁律,你无法让所有的人喜欢你,同样的,世界这么大总有人是喜欢你的。
所以,自己没有必要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让别人喜欢你。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最重要,事实上,别人可能根本就不会在意你。
勇气是我在很多书中都提到的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另外就是积极主动和不断学习了。
所以,时常提醒自己要有勇气,在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时,思考清楚事情背后的逻辑和目的,该拒绝就决绝,不要被一些道德的光环所捆绑。
你的不好意思,很有可能就是别人收割的利器。
最后推荐一下《被讨厌的勇气》和《怪诞行为学》这两本书,对于日常行为真的很有帮助,需要反复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