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有个真实的段子:2018年7月份有大批独角兽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敲钟。有一天碰巧共有8家企业同时上市,而港交所只有4口钟,不够用。结果大家只好协商,你方敲罢我登场。
这个段子的背后,折射出一个显著的趋势,即现在排着队等着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多了。而其中,尤以大陆企业为甚,乃至于市场上一直有港股A股话的说法。由于A股市场的严格限制,美股对中概股的普遍估值偏低,港交所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最热门的上市选择。
对于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上市”一直是一种每每言及就激情澎湃的情怀。“力争*年之内上市”是很多民企老板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那么,为什么那么多中国企业急着赶着要上市呢?难道真的就是一种情怀吗?当然不是。
很多企业声称,上市的目的是提高知名度、管理规范化、与国际接轨等等,这些都没错,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最本质的原因,就是企业要挑出常规的融资束缚,直接拥抱公开的资本市场,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融资约束是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紧箍咒
稍微了解金融常识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具有高度融资约束的资本环境。在过去几十年里,“官办金融”和“间接金融”基本上就是中国金融市场的全貌。在这样的大环境里,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大银行为主导的。国家给它们的首要任务也很清晰,就是为国有企业、国有产业提供通畅的融资渠道。用政治课本上经常出现的套路,叫集中力量办大事。虽然后来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信托行业和资本市场的开放,以及国有银行的股份制改造、股权分置改革、债市的市场化改革等等,但金融市场的这个根本目标是从来毫不动摇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国有大中型企业相对于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就长期享受着巨大的融资优势。而中小企业贷款难,更是几十年来的老生常谈。
举例来说,2013年的央企贷款利率是基准利率下浮10%,其它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为5%~6%,中型企业为8%~9%。而小型和微型企业,贷款利率则高达13%~14%。怎么样,是不是有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的感觉?
因此,千方百计变成上市公司、获得有竞争力的融资成本优势,就成了很多中小型企业和民营企业梦寐以求的一个目标。一旦披上“上市公司”这个华丽的外衣,就好比灰姑娘变成了漂亮公主、土鸡变成了金凤凰,享受着丰厚的信用溢价和融资便利。
上市看起来很美,但实现还是很难的。由于A股市场严苛的上市准入门槛以及漫长的审核和开放周期,使得无数雄心勃勃的公司被挡在外面。由于A股市场一票难求,很多原本在股市里已经苟延残喘的公司,光是靠转卖上市资质就能赚一笔横财。上市的前景是如此的美好,以至于很多实力雄厚且着急上市的公司,也不得不花费几亿乃至十几亿的代价,以“借壳上市”的形式走捷径。这两年典型的案例就是360借壳江南嘉捷、恒大借壳深深房上市,以及TCL和华星光电“狸猫换太子”。
但毕竟壳资源还是有限,而且A股对借壳上市的限制还是很多。相对门槛较低、但体系比A股更加规范的港股,就成了很多中小企业的第一首选。因此,出现文章开头的那样轮流敲钟的情景,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今华山两条路
其实,除了上市这条途径,目前中国企业还有一个解决融资渠道的路径,那就是“嫁给”BAT这类巨头们。
以2017年为例,BAT一共投资了197家企业,总耗资将近4000亿人民币。而这一年的A股市场,包括创业板和中小板在内,一共有多少家上市企业呢?435家。看起来数量更多,但筹集了多少资金呢?才2300亿。换言之,BAT这三大巨头们的买买买的规模,轻轻松松秒杀A股市场的IPO规模。
而且,拿巨头们的投资,是点对点的沟通交易,比起辛辛苦苦摸爬滚打在股市上募资,成本低很多。更重要的是,巨头们往往不只是财务投资,而是给被投企业赋能各种资源。比如,微信对京东、阿里对滴滴的强大导流支持,犹如给被投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这样看起来也很美,但也是有代价的。拿了巨头们的钱,很多企业就慢慢丧失了自主权,沦为了巨头们的棋子。对于很多企业创始人来说,收获财富退出,或者换个更大的平台来发挥,都是美好的结局。而有那么一些更加看重创始人,则更加看重一手把企业做大做强的情怀,因此宁可选择更加艰难的上市之路。有些人成功了,比如拒绝被雅虎收购的Facebook;而更多的人失败了,比如呼吁“投资人也要尊重创始人的理想”而拒绝被收购的o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