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蓝染活动游学,整个过程,再次让我清楚的看见,一切结果的根源常常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有权对该事物作出不同评价与解释的自己。
一则仓促而突兀的通知,事后,确实让我感觉生硬得不得了。做的不好,心里总感觉不顺畅,但当时没意识到究竟错在了哪里?是怎么回事?
因此,当看到“审核”这两个字时,我是敏感的。还好,成长到现在,我知道我自己就是学习做事的。因此,那一刻,我意识到,就是通知这件事本身欠妥。后来才发现,不仅仅是形式,内容本身也是不妥的。
于是,认真做计划、方案。在约定的时间不能和大家碰面沟通时,伙伴说,晚上发到群里吧。于是,发到了游学沟通群。我就开始被动的等待大家的回复,结果,没有回复。再修改,再发,仍没有回复。这时候,我是懵圈的,心想,让我发到群里,怎么又不回复呢?
我竟没有意识到,方案中涉及到多人的责任,我是需要当面沟通的。另外,需要得到大家帮助的部分,我的态度是不够主动和谦卑的。
事后回想,为什么会这样?自己明明需要伙伴的帮助,为什么连句请求的话都不会说?一定不是不懂语法修辞,那我是怎么了?
我知道自己不是为了故意轻慢谁,也不是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这样,完全陷入具体的事物中不能自拔,心里还想,时间紧,有个群多方便哪,发到群里,大家全部都能看到,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我再修正完善,效率也高。加上电话沟通,教学组开会,我以为,这样,大家就都能完全了解活动的详细安排了。
现在,才发现,自己是一个多么随意和麻木的人。就这么随随便便把自己的以为也当成了别人的想法,把别人的帮助当成了理所当然。人要有德、物要有序,我清清楚楚的看见了自己无序的状态。
这种无序,无形中带给自己了很多慌乱。同时,这种慌乱,会把计划好的东西也破坏。
另外,在姬老师问我们关于活动的某些具体安排细节时,我又看见,自己做事还处于想当然的层面,有些细节并没有做到具体落实。同时,我还看到,其他的安排,所展露的格局和维度和老师还差好远。
老师,就这样看着我们犯错,看着我们看见,而后轻轻的在背后推着我们向前走。
工作亦修行,且行且努力。
我知道自己还缺乏很多正确有益的经验,今后也可能还会犯不同的错。但从此后,我将努力做到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尽力拉高自己的维度,关照好每一处细节,努力把事情做好。
以前,总会不自觉的把责任、过错推给环境或者他人,把功劳揽到自已身上。当工作没有结果的时候,可以说是时间不够用;当任务出现过错时,可以说同伴没有提供必要的支持;就连迟到都可以推给钟表坏了、路上堵车了。
现在仔细想想,这些结果何尝不是自己造成的呢?如果做到从事中跳出来,跳高一个维度,去安排去设置去落实,积极寻找各种帮助方案落地的办法,很大可能是可以让结果达到预期效果的。我是因,也是果,想要什么,就要努力去做什么。
对于生活而言,自己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生活、工作的主体,参与和创造了生活中的一切。
这一切,都是“我”造成的。
出现差错时,勇于承认,找出原因,然后改进,争取下一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想,这也是这件事从另一层面所赋予我的意义。
自己的思维方式决定了自己的的行为模式,行为模式又决定着事情的最终结果。
没有其他,只是自己。
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