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抽时间看了HBO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Becoming.Warren.Buffett),一开始是抱着猎奇的心理去看的,毕竟巴菲特作为横扫华尔街,脚踢A股的“股神”,身上总笼罩着神秘的面纱。
在看之前,我以为他的纪录片,这位顶级富豪人生传奇性应该大于纪录性。
谁知道当我带着“有色眼镜”去看巴菲特,却看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更加“鲜活”的身价440亿美元的普通人。
花费了89分钟,看完了这部堪称经典之作的纪录片,最后依依不舍的关掉视频,并暗自下定决心二刷甚至三刷,细细想来,我思想的几点转变来自于以下几点认知:
1、他是一位有思想,有才华,在自己本专业内跨入顶级的人物。
2、他拥有深爱他并被他深爱的家人,员工和事业伙伴。
3、他坚持数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从未轻易放弃学习。
4、他勇于承担责任,并致力于纠正错误本身。
5、他并不是一个只知道金钱的战斗机器,而是一个有幽默感,爱吃快餐,会吐槽自己,允许自己的活生生的帅老头。
6、emmm,他的持续高速运转的大脑,超乎一般老年人的超快语速,一直到暮年都坚持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更是让我欣羡不已。
“立志要年少”,这句古语仿佛是为巴菲特量身打造。
对于一个出身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来讲,
7、8岁的年纪阅读“如何赚取人生的第一个1000美元”这样的高难度书籍,
早晨5、6点钟起床送报、卖可乐、卖口香糖积攒一瓶又一瓶的硬币,
11岁开始炒股,
26岁便积累了百万美元的财富。
50岁,赚到3亿美金。
80岁,跻身世界顶尖富豪行列。
在世人眼中,巴菲特这样的人生是“开了挂”的。
但是,
从享受硬币叮叮当当积累的乐趣到开创前所未有的商业帝国,成就一段世人仰慕的传奇人生,
巴菲特的生命中从未缺少目标和规划。
他是个天才,但是他未曾让自己的天分付之东流,而是紧紧抓住每一个机遇,不断的“贪婪”充实自己。
他同时是个普通人,上学,恋爱,工作,坚定而笨拙的实践人生的每一个环节,即使有成功也有失败,但是关键的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更从未放弃过努力。
每一个环节,每一份成长的努力,都值得浮一大白。
也许会有小伙伴好奇,如果想像片子的标题那样“成为沃伦·巴菲特”(Becoming Warren Buffett ),我们需要做哪些努力?
传奇的人生不易被复刻,但是成功的经验总会给我们的人生道路带来启迪。
1、学习力,长时间深刻的阅读(每天6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深入骨髓的学习力。
2、专业,要比企业家更了解自己要投资的这个企业,才能一针见血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
3、专注,相比急功近利的人生,他更欣赏成熟的决定,长期的投入,果断的退出。
4、平常心,尽管有很多人视他如同神祇,但是开了一辈子4.5万美元的车,对于身价来讲过于贫寒的两层小别墅,他对于金钱和地位的平常心让人叹为观止。
5、耐心,作为一名投资者,巴菲特出了名的有耐心,他曾说过“无论你多有天分,也不论你多么努力,有些事情就是需要时间。”
6、极致,在片中,面对一个小小的数据,也许别人会一带而过,而他要查阅企业20多份年度报告去一一核实。
写到这里,读者们可能会感觉,巴菲特也没什么了不起的,这些片子中传达出来的经验我们都或多或少正在实践呢……
诚然,那些奠定巴菲特成功人生的生意经:千万别赔钱、吸它最后一口价值、要有耐心等等,真心很普通,随便一本财经类的入门书籍里都会有相关的内容……
有的时候你不得不承认,即使给不同的人赋予同样的机遇,同样的条件,最后达成的结果是截然相反的。
因为,
即使规则再简单、明了不过,但其中的万千变化,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纵观整部纪录片,给人的感觉是,巴菲特一直在和整个世界进行一场智力比赛。
他没有用钱买来太多的物质享受,却在赚钱的过程中,享受着高水平竞技的乐趣。
最后的最后,巴菲特作为一名“老师”,向教室里的年轻人们讲述自己几十年的工作体会:
“生活是美好的,每天早上,你从床上跳起来,是因为你很期待这一天。
60多年来,我都是跳着踢踏舞一样地去工作。
因为我很喜欢自己在做的事,我觉得自己太幸运了”
面对这群孩子,巴菲特不谈财富,而是让他们去投资自己的——人生。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巴菲特。
但我们都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做更好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