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崂山访雾凇记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三月初,春寒料峭。一日偶闻崂山巨峰现雾凇奇景,晶莹如玉,满山琼枝,恍若仙境。遂欲邀二三好友同游。谁知,甲曰:“琐事缠身,恐难同往。”乙答:“初春尚寒,不如改日再约。”丙则:“雾凇虽美,登山太累,不如家中喝茶聊天。”一连数问,竟然无一人肯同往。踌躇再三,望望窗外几缕阴云,遂决意独行。

晨起,天色微青,寒气刺骨。坐地铁至游客中心换旅游大巴至山脚,又搭乘索道,游人三五成群,多是结伴而行,欢声笑语,不绝于耳。我独挎一包,或驻足欣赏,或徐徐前行,逍遥自在。

踏入離门时,山径尚平,两旁松柏苍翠,薄雪散落其间,鸟雀掠枝而过,洒落三两声清啼,林间觅食的狸花猫,嬉戏的小猴,给清冷的大山带来生机与活力。渐行山势渐高,雾气渐浓,如纱如幕,积雪愈厚。

雾凇与松树

至半山腰,忽见一老松,枝干虬曲,通体晶莹,宛如碧玉雕成。想来,这就是雾凇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只见枝枝叶叶皆被冰晶包裹,阳光下闪烁,随风微微颤动,恍惚间进入一个琉璃世界。

前行数百步,已至巽门,雾凇更盛,漫山遍野,琼枝玉树,目不暇接。松枝低垂处,错落有致,恰似水晶拱门,穿行其间,清风徐来,冰晶簌簌飘散,落在耳畔,丝丝凉意沁人。有不知名的红色果子,一串串,红艳艳,被雾凇包裹的晶莹剔透,在阳光照射下璀璨美丽。

小心翼翼方至峰顶,云开雾散,豁然开朗。在崂顶,中国大陆海岸线的最高峰,俯瞰群山,高处银装素裹,摘星亭点缀其间,山脚却是残雪点点正在消融,渐露山之萧瑟。远处海天相接,苍茫无际。果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情此景,非亲临不能道其万一。

游人纷纷连声夸赞“太美了!真漂亮!”,都争相拍照,我独坐巨石之上,反觉清静。观云海变幻,天地间极致之美,过往的不快,胸中之郁闷都变得渺小而渐渐远去。

返程途径风桥险渡,台阶陡峭,残雪成冰,独立,忽忆去岁此地,曾与故友二三,雪中嬉戏。当日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而今我一人,不知何日才能再携手同行。但独游也别有一番情趣,不必迁就他人的步伐,可快可慢,随性洒脱。正如“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别是一番境界。

归途夕阳西下,雾凇渐融,滴答有声,似与游客依依告别。虽双腿酸软无力,然而满心欢喜。想晨起还犹豫是否成行,而今美景在目,庆幸未因独游而却步。

曾经有人采访写出过著名小说《活着》的作家余华,问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作家,他说“只有一个字——写”。

世间事,但肯全力以赴去努力,多能如愿;若前怕狼后怕虎,终将留下遗憾。独攀崂山巨峰,览雾凇奇景如此,世事亦如此。

是夜入梦,犹见满山玉树琼枝,随风摇曳。


被雾淞包裹住的摄像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