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7)

思考:道是什么?值得追求的是什么?值得追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它?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注释】

①以:因为。

②邪:同“耶”,疑问语气词。

③私:在这里指个人利益。

跟着雪漠老师接近老子,去领悟,去思考,道是什么?值得追求的是什么?值得追求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实现它?

天长地久

我们常常喜欢用天长地久来形容爱情、友谊、事业、生命,希望其能永恒。

其实,天长地久是相对,相对于个体生命来说,天地的寿命更加长久。但是,跟法界相比,天地的寿命也不过是一个时生时灭的水泡。因为法界是无始无终的,那才是真正的永恒。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老子证道了,所以老子求的不是永恒,他也知道世上只有谷神不死。

他仅仅想告诉尹喜一个道理,天之所以为天、之所以长久,不是为了它自己;地之所以为地、之所以长久,也不是为了它自己。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同理,圣人之所以为圣人,之所以得到万古敬仰,也不是为了他们自己,正是因为他们不是为自己,他们才影响了世界,才实现了不朽。

圣人永远把自己放在最后,但他往往能被整个人类所铭记。

他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但他的生命往往很长,这个生命不单纯是他的肉体生命,也包括他的智慧生命。

非以其无私邪(yé)?故能成其私。

难道不是他们的无私吗?圣人的无私往往能成就圣人之私。私是相对的,仅仅是一个人的心愿。他想利众,那么利众就是他的私心,他想利己,利己就是他的私心。

发愿利众,以利众为私的人就是圣人。圣人之私,其实是一种大心和大愿。圣人无私,正是他们的无私,他们的愿望才能实现。

这一章的内容非常重要。老子用朴素辩证法的观点,说明利他和利己是统一的,利他往往能转化为利己,这种谦退无私精神,有积极的意义。

它影响了中国几千年来的中国文化,也为人类、个体、社会,构造了非常重要的价值标杆。无为、无私、为公、利他,才是圣人,也才能成就自己。

认可这种想法的人,就会通过升华自己来成就自己,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成就就是圣人。

【心得】

“天下为公”“天地大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都是圣贤的思想境界,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我们毕生向往和追求的目标。

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几乎没有谁能做到。因为自私是人类的天性,是思想意识的肿瘤,想要完全剔除并非易事。但是,也不能任其肆意泛滥,毫无节制地发展的结果就是恶化,自食其果。

与人方便,则自己方便。成人之美,最终能成就自己。

有这样一个寓言。在地狱里,众鬼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上都拿着长长的筷子,夹到了食物却无法放到自己嘴里,于是人人挨饿。在天堂中,众天使也围着大桌子吃饭,他们手里的筷子同样是长长的,但是他们夹到的食物就互相放到对方的嘴里,于是人人吃的饱,人人开心。

林巧稚大学毕业后,立志悬壶济世。她在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考试时,看见一个学生突然晕倒在地,毫不犹豫地放下笔去给予求助。虽然耽误了考试,但是考官发现了她身上具有的医学精神,破格录取了她。她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既利人也利己。

能无私帮助别人、服务别人,奉献自己的人,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1.3.2017周五 道德经第7章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
    童心源阅读 3,315评论 0 1
  • 上篇 道经 第一章 众妙之门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FunNyFung阅读 4,910评论 0 2
  • 这是我参加勇气读书会打卡第146天 第六章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译文...
    荷锄葬花阅读 1,592评论 0 3
  • 一、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
    我来也007阅读 3,017评论 0 5
  • 推荐指数: 6.0 书籍主旨关键词:特权、焦点、注意力、语言联想、情景联想 观点: 1.统计学现在叫数据分析,社会...
    Jenaral阅读 11,016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