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有差距的。这是有感而发的一句话。
麦子的英语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用英文介绍一处美景或者地方美食或者生活趣事,要拍下视频,要有英文字幕,要原声英文。
小麦子今天上午开始捣鼓她的这个“大制作”,她决定介绍一下香港,于是,我把手机里面的二十来张照片发给了她,她进行了筛选,然后,把照片剪辑生成了视频,这是第一步,这个第一步的剪辑是麦子很感兴趣的事情,她有几个小作品,剪辑得都很不错。必须点大大的赞。
第二步,她根据筛选出来的照片,完成了中文介绍的小作文写作。
第三步,她把中文小作文翻译成了英文,又把这篇不太成功的英文作文(是的,麦子英语水平太一般,她不爱背单词)投喂给了豆包,豆包对她的小作文进行了润色。
第四步,豆包润色之后的小作文,有一些单词麦子不会读,然后,我不知道她用了什么软件,让AI教她读这篇小作文,一遍一遍读了不少遍。最后,把自己读的比较成功的录了音。
第五步,她把英文导入进了视频,生成了英文字幕。这个步骤应该很难,因为她做这一步的时候我在看医生,她给我打了两次电话,吐槽太难搞定,差一点儿哭出来,差一点儿放弃不做。
第六步,她把视频和录音进行了同步。这个步骤我也没有在她身边,不知道她怎么合成的。
第七步,她把视频发给了我,由我在小管家里面上传给了英语老师。并且在班群给老师留言已经完成作业。
因为第六步不在身边,所以,我不知道她怎么操作的。这是一个伏笔,也是一个bug·因为,我接到了老师的询问信息,她说,感觉孩子的讲述很有AI合成音的味道。这……我告诉老师,她就是跟着AI去朗读的。至于这个合成音?我不知道。因为我看着她读了一遍又一遍,是不是放弃了?是不是借助了工具?恰巧最后的一步,我没有在身边去“观摩”。但是,孩子真的用了五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完成这个作业。当然,还不包括去香港 City walk的一整天。老师说:啊,我相信家长的话。
真的是很负责任的老师。
不过,我想要感慨的是,我亲眼看着麦子一步一步处理这个作业,真的是要忍不住感叹:教育是有差距的,知识的获得也是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最想说的是:少年,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