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得性无助
今天开始读《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作者是马丁·塞利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提出了著名的概念——「习得性无助」: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发现,他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狗施加难以忍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于是在笼子里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狗就趴在地上,惊恐哀叫,也不狂奔。后来实验者在给电击前,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倒地呻吟和颤抖。它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 习得性无助。为什么它们会这样,连“狂奔,屎滚尿流,惊恐哀叫”,这些本能都没有了呢?因为它们已经知道,那些是无用的,“习得性无助”在教育活动中的表现,这一项研究显示,反复对动物施以无可逃避的强烈电击会造成无助和绝望情绪。
在人的身上也能发现“习得性无助”
在对人类的观察实验中,心理学家也得到了与习得性无助类似的结果。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如实验中那条绝望的狗一样,如果一个人总是在一项工作上失败。他就会在这项工作上放弃努力。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无可救药。而事实上,此时此刻的我们并不是“真的不行”。而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这种心理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
基于这个概念,我们来研究到底什么是乐观?
二、什么是乐观?
从表象来看,乐观是看到半杯水时认为它是半满,或总是看到事物好的一面,或者习惯性地期待实际问题能像好莱坞电影一样有圆满的解决。
但是学者已经了解什么是乐观的基本原则,乐观的基础不在于正面词句或者是胜利的景象(所谓正能量),而在于我们对原因的看法。这种,我们从孩童时代养成,对各种事情形成的原因的习惯性看法,被称为“解释风格”。
有三个重要方面是孩子用来解释为何某一件好事或坏事发生在他的身上,那就是:
- 永久性(permanence): 偶尔 vs 总是
例如:她再也不会给我玩了?
普遍性(pervasiveness): 特殊情况 vs 一般情况
例如:我做什么都不行人格化(personalization): 坏事发生,是谁的错?
例如:父母离婚了,都是我的原因
当一个孩子,对坏事的原因解释是,这是偶尔发生的,仅仅是某一方面的,不一定是我的原因;而相反,对好事的原因解释是,这总是发生的,所有方面都很好,这是因为我才发生的...,我们就可以说这样的孩子是乐观的。
那么孩子的解释风格是怎么养成的?
- 父母的解释风格
- 父母或老师如何评价他们
- 做事成功或失败的经历
三、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孩子的解释风格有一部分是从父母和老师身上学过来的,你怎么解释自己的事情,你怎么评价孩子。如果你批评孩子懒惰,而不是批评她不够努力,那么孩子不仅仅会相信她是懒惰的,同时也相信他的失败时来自永久的及不可改变的因素。
因此批评孩子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因为你在塑造孩子自责的解释风格。你要遵循两项规则:
- 准确
- 乐观的解释风格
如何时候当你发现孩子有错时,如果事实允许,那么着重于「特定的」、「暂时性」的个人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
举例如下:
当你的孩子调皮的时候,这种批评是不对的:
你为什么总是这么顽皮?...反正每次,你都要捣乱...我再也不带你出来玩了...
而下面的批评方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今天你的表现很不好,一直以来你的行为都是非常好的,你都是很懂事,今天怎么给妈妈捣乱了,妈妈这次很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