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歌——家门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插秧歌&重阳树

今日走亲戚,路过一个村庄,碰见一棵百年老树,随手拍了一张照片,后来听家里人说起,才发现来头不简单啊!

湖北省监利县柘木乡赖桥村,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秧田号子《啰啰咚》的发源地与传承地。

插秧歌顾名思义就是农民在插秧的时候唱的田间号子。每年插秧季节,赖桥村的一片片秧田,仿佛就是一处处欢乐的田野舞台。村民们一边插秧,一边唱着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田歌、情歌及劳动号子。

这种号子若非本地居民是听不懂的,特别在监利这个三里不同音的地方,可能过一个村子方言也有所不同,我是很好奇的。据说这个《啰啰咚》韵律感特别强,抑扬顿挫,结合极具特色的柘木方言,特别好听。

我是第一次听说这个插秧歌,对家乡事未免太孤陋寡闻,真是惭愧! 不过,相比对插秧歌曲本身的好奇,我更想知道现在是否如新闻里宣传的那样,赖桥人在插秧时仍然坚持唱歌,老歌新唱或者原汁原味?

如果有机会,真要去听一听那样的号子,感受下身边的土文化。现在农村的面貌样样翻新,老旧的痕迹难寻,只有文化才是不朽的,真心希望这样的文化能代代相传下去!


配图说明:赖桥村的重阳树是当地村民信仰的百年老树,也是精神文化的寄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昨天去听了一场宣讲会,在一个小时内将自己的心定了下来,从此一年多内,不会再去纠结、浪费心力,一心一意只为考取理想学...
    Violet蝉阅读 253评论 0 0
  • 生活是什么? 是一地鸡毛,还是诗和远方? 是粗茶淡饭,还是锦衣玉食? 我时常也想这个问题,尤其在迷茫的时候! 现在...
    久亿梦阅读 217评论 2 3
  • 逼你往前走的,不是前面的诗和远方,而是身后的万丈深渊。
    独爱八月阅读 18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