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日日读书的习惯,却也囫囵地知道与书同行的益处。
每次想好好读书的时候,都会被手机的资讯和自己的懒散拽走。随便打开的番茄或七猫小说也能把自己勾的不知日夜。最近正经读完文学的还是年初在与辉同行定的《人民文学》01期的中篇小说《赤兔》。
这个中篇小说不长,我断断续续读了半年多,中间因为赶其他书目的进度,不得不把人民文学这样的严肃文学搁在后头。开篇柳青的在田野上,我确实读的艰难,一方面是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整个社会状态我不是很喜欢,激昂的理想主义和消极的现实主义共存的时代,我实在受不了那满怀热情的理想主义男主,形象过于虚浮,我宁愿他的妻子是这样不经风雨的。
赤兔与英雄
但当我跳到普玄的《赤兔》,我真切的爱上了作者描述的故事和情节,它深深的吸引着我,好几次都一直读到凌晨,不肯罢休。若不是担心第二天工作的状态,我真想一次性彻底读完。我把它放在床头,每次看到它,我都知道里面有篇《赤兔》在等我。
我是个懒散又浪漫的人,我总希望我以最好的状态去读我最喜欢的故事,寻着时机去读它。就在昨天,当我吃完晚饭,百无聊赖的听完最新的脱口秀,我发现手机里的世界无聊透顶,笑一笑,什么也没留下,人家作者还锻炼了自己的写作和观察能力,而作为观众的我一无所获,像个附和的傻子一样在屏幕前虚度光阴。但此时此刻,我美餐一顿,眼睛清亮,头脑清楚,时间还早,我可以痛痛快快地读完《赤兔》的最后尾声。我太想知道故事的结尾是什么,这个孤独症自闭症的孩子会不会治好,这个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是不是康复后的自闭症小孩,爷爷是不是最后喜极而泣和孙子一起,好好地安享晚年。当我读完最后一句话,故事戛然而止。这~这就完了,爷爷退出了?放手了?不斗了?失落迷茫的爷爷就像败走麦城狼狈就擒的关帝爷,虽然最后他们失败了,但是这一路的抗争和坚韧的精神,永远斗算数,爷爷和关二爷都是数一数二的真英雄。当我读到结尾,回想出现的各种赤兔和爷爷的嘱托。我突然明白,红色自行车赤兔和爷爷,玩具赤兔和孙子,赤兔马和关二爷,爷爷和孙子,都在指代那个逐渐老去,驼不了生活和命运重担的英雄。
关于力气
在《赤兔》中,总是穿插着赤兔马和关二爷的戎马故事,故事中的赤兔马总是沮丧,内疚自责的,怪自己老了,没有力气了,没法驮着关羽杀出重围或躲掉暗箭。力气是整篇文章中,最常出现的词。在乡村,城镇的折返中,力气是描述所过之处那些留守老人的词语,即便他们早已白发苍苍,但是能吃能睡,还有一把子力气能干修祖坟的力气活。这里的力气是吃饭生出来的。
在小说里另一个没有力气的人,就是爷爷的二儿子。爷爷说他被那个女人吸走了力气。在普通人的眼中,爷爷的二儿子,就是个恋爱脑,痴情种,一辈子从青葱少年到斑驳中年都被一个女人勾走了魂魄,早早没有了力气。那个女人和别人结婚生子,完全不顾他的付出,他也不愿开始新的生活。但在她高考复读,离婚,创业,生病,再创业的每一个困难时期,爷爷的二儿子倾情付出,无名无份,无妻无子却无怨无悔。离开这个女人,爷爷的二儿子变成了空心人。这是受了情伤有执念的人。这里的力气是对自我的肯定和珍爱。
直到在最后的回忆中,第一人称视角的我,爷爷的孙子回忆自己母亲生产分娩的那天,自己和母亲缺氧,最后自己在生出来的那一刻,力气似乎就消散了。这样的孩子有的地方叫猪克郎,怎么养都长不大。在出生后,爷爷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爸爸认识的道士说,孩子的三魂七魄散了,需要召唤回来,这样力气似乎就能找回来。
爷爷说人生下来就是一口气,这口气不断不灭,人就可以借着这气随便使用和成长。因为爷爷的一生正是如此,在坎坷磨难中,顽强向上,永不放弃。爷爷是一个瘸子,也是镇上小学的校长,他这一生太苦太倔了。9岁从树上掉下来,腿变跛脚,但他还是坚持学会单脚骑上自行车,奔走在乡间的教学之路上;29岁肾炎在医院住了一年;后来又被劳改下放,吃尽了苦头;年近90岁,与术后尿袋斗争;每一次都要坚持不下去了,但每一次都还剩着一口气,就是这口气,让他闯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
突然想到一首戏歌,中国人锻炼身体,练习武术或道法,都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这口气贯穿诸多养生健身方法,例如瑜伽,八段锦,五禽戏,每一种锻炼要领都要配合呼吸的节奏,做好内脏的按摩。这些文明的结晶无一例外告诉我们生命在于运动,更在于运动的这口气。请守住这口气,不为爱恨情仇,忽视自己;请抢夺这口气,从先天的体弱中抢出来,磨练自己;请保持这口精气神,马跃银刀般的冲向生活的关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