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12月19日17时,国内各省(区)市最新疫情风险分区分级调整为:中风险地区16个,其中包括四川省6个,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3个,黑龙江省4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个,北京市1个,辽宁省1个。
分区分级的初衷,是为了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从而精准复工复产,而对疫情防控分区分级动态调整,则有助于进一步精准管控措施。实践证明,分区分级管控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内疫情得到显著控制。然而,随着疫情逐步被控制,人们的警惕性有了明显的下滑,疫情防控也有所懈怠,不仅是居民个人防护工作没能做到位,很多场所的监管也不那么严格。但是,现在真的到了可以懈怠、可以完全放松的时候吗?未必。
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截止目前,国内现有确诊1626例,累计确诊95794例,累计死亡4770例;国外现有确诊21451984例,累计确诊76647440例,累计死亡1689533例。国内国外的鲜明对比,不仅仅体现我国制度与治理方面的优势,更是为国内的疫情防控工作敲响警钟。看到国外确诊数量与死亡数量,很难不让人心有所畏,我们应该明白,疫情防控还没有结束,恰恰相反的是,随着气候逐渐变冷,疫情出现了反弹,故而此时更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要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因小失大。各地区、各部门工作人员要始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不能出现懈怠、厌战思想,更要用行动为群众做好表率,自觉戴好口罩、勤洗手,确保防控措施不打折扣,落到实处。领导干部更要秉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心态,做好常态化疫情管控工作,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治疗,对人流量大的地区重点监管,确保不漏一人。在公共场所,所有人都应该更加注意,保持与他人距离,戴好口罩,保护自己也保护他人。
疫情防控,不能懈怠。这不仅仅是对工作人员、医务工作者的要求,更是对每个人的要求,在防疫抗疫的战线上,人人有责,人人都应当尽责。所有人都要严守底线,危机意识更要始终存在,怀揣警惕之心,做实做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期待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