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问我们的理想是什么?有的同学问什么是理想?老师说理想就是你们长大了想做什么?对于我们这些刚上小学的农村娃娃来说这两个字真是第一次听说,觉得问理想和问长大了做什么相比,前者问的显得真是有学问有魅力。当时心情特别激动,激动的原因不是想回答老师的提问,无比崇拜地看着老师,听着他说的些许听不懂的话,心潮澎湃,默默地想以后也要这样说话,也想做一个有学问的人,却没有把老师的问题放在心上,许是从那时起文字的魅力就已经深深的刻在了幼小的灵魂深处。
我出生在80后的一个农村家庭,家境贫寒,家里姐妹众多,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村人,虽然没有文化 ,但是淳朴善良,勤劳能干,每天起早贪黑干不完的家务,努力的养活家里的五个孩子。那时候他们觉得只要孩子有饭吃能吃饱,其他的都不是很重要,这也许是绝大多数普通农民的思想,他们并不指望孩子长大了多有出息,特别是女孩子,重男轻女的思想在那个闭塞的小村庄尤为严重,即使村道路两边的墙上用红色的笔写着生男生女都一样,或者女孩也很好等这样的字样,也改变不了他们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
我知道很多女孩子也是慢慢的承认和接受了这种思想,而我心里却有着不认同心里,一种迫切想证明又不知如何反抗的逆反,我有一个我和年龄相差一岁的弟弟,三个姐姐,弟弟平时和我不算亲近,这是因为我父母在我很小的时候抱给了姑姑家的奶奶养大,直到8岁的时候父母才把我接回了家,那时候我就想是不是因为弟弟父母才把我送给了别人养,所以看见他格外的不顺眼,经常欺负他,他总是哭哭啼啼的跟母亲告状,母亲也总会狠狠的骂我一顿,说我不让着弟弟,没有当姐姐的样子,长期以往让我更加觉得都是他的错,埋怨父母偏心,心里只有弟弟,怀疑自己可能不是他们亲生的,并且深深的思念奶奶,觉得只有她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关心我,最心疼我的人
我开始了反抗,不想在家里呆,闹着要回去,觉得这里不是我的家,只有奶奶那里才是我的家,当时正值农忙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忙,我偷偷地自己跑了出来,想自己跑回奶奶那里,可是自己并不知道回奶奶家的路,只能沿着大路一直走,等到晚上母亲找到我的时候,看到蹲在路边草丛的我,气得她狠狠对着我后背拍了几巴掌,当时并不理解她忙完了农活回家没有看到我着急担心和恐惧的心情,拖着又累又饿的身体急急寻我的心情,在找到我的刻突然爆发。真是爱之深责之切,而我反而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行越远。以后不管做什么总喜欢跟母亲对着干,气的她恨不得七窍生烟
从那以后我就有了一个念想,想自己快点长大,想快点离开这个对我来说没有温暖的家,等我长大了就再也没人管我了,而那两个让我突然心潮澎湃的字,也随之破灭。
我一直是沉默寡言,只有在最喜欢上的语文课上,我的心情才无比欢喜,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等这些优美词句都让我沉醉其中。
我算是最缺少母爱的一个,这种爱更多的体现在精神上,导致我性格内敛,缺少安全感,不会跟亲密人撒娇,也不会放下坚强的面具去示弱,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跟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母亲说我是家里最不听话的孩子,这些年怎么也管教不好我,听着她每次都用这样的话来说,我都麻木了。直到有一天母亲对我说,家里条件有限,你们两个都上学的话我和父亲承担不起了,你也快初中毕业了,在村里来说学问不小了,高中就别上了,让你弟弟上吧,你看你同学好多都快结婚了,一个女孩子还是早点找个婆家吧,听着母亲话,我心里难受极了,对母亲的怨恨达到了极点,也恨自己为什么是个女孩子,为什么总是让我做出让步,突然觉得前途渺茫,看不到曙光,在那种绝望的心情里, 还能想到陆机的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是不是就是这种心情
我不想在老家结婚生子,不想过那样像母亲一样所有的农村妇女生活,不想每天围着锅台转,更不想每天东家长李家短,一辈子只能窝在这个小村庄里辗转腾挪。我是有理想,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但是绝不是母亲说的那种生活,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父母的无能为力我只能万般无奈。
从那以后我郁郁寡欢,做什么都没有提不起兴趣,经常一个人静静发呆,偶尔也会从父母的眼里看到愧疚。后来在城里打工的姐姐知道了家里的情况后对父母说,小妹还小,不能让她这么早就辍学,再说没有学历打工也不好找工作。当时的姐姐都已经在外打,眼见开阔早已不是在农村的那个小姑娘,所以在姐姐的帮助下我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与我而言姐姐是我的亲人,是良师益友,也是我命中的贵人
时间飞逝,如今也是而立之年,每当我迷茫的时候,悲伤的时候,开心的时候,工作累的时候,都会一头扎进图书管理捧着书本抚慰心灵,读着那些优美词句,散文、歌词诗赋,所有的烦恼都会烟消云散,极其羡慕那些能写出这些文字的作家,忽然顿悟,原来这就是我的理想吗?为何一直迟迟没有想到你?不,是不敢想,是怀着对文学一种虔诚。不敢轻易触碰。
美丽的文字能让我沉醉于那想像的美,喜欢小说的情节和主角的人格魅力;喜欢散文的形式和机构;喜欢诗歌的音调和完美;喜欢杂文的尖酸刻薄;喜欢心灵鸡汤的绥慰…
原来我的理想已深入灵魂而不自知。